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国企
雪域高原红:“四融六驱”强党建引领矿产资源开发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08 17:24来源:四川党建网

文/孙瑕、胡爽、彭刚、孙勇、欧露、卓伊玲

四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梭罗沟金矿项目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强根铸魂,以“雪域高原红”党建品牌创建为契机,以“四项融合”(党建与业务工作、队伍建设、创新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为战略支点;以“六维驱动”(“红思想”领航、“红纽带”聚力、“红引擎”驱动、“红堡垒”建设、“红标杆”示范、“红血脉”赓续)为实践路径,构建“四融六驱”党建工作体系,将党建“红”的鲜明底色和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一、“红思想”领航,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以集团“能力提升年”为契机,将“红思想”与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深度融合。一是构建“三维融合”学习机制。创新学习方法,在“个人领学、集体研讨”基础上融入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真正实现理论学习从“入脑”到“入心”。二是完善“三环紧扣”整改链条。组织生活会坚持“会前聚焦问题精准把脉、会中直面问题深挖根源、会后紧盯问题闭环整改”,形成“查摆-整改-验收”的完整闭环。三是健全“三级贯通”谈心网络。建立健全谈心谈话机制,推行“五必谈”工作做法:岗位变动必谈、思想波动必谈、家庭变故必谈、工作失误必谈、受到奖惩必谈,真正实现党内提醒常态化、全覆盖。

梭罗沟金矿党支部“雪域高原红”党建品牌标识

二、“红纽带”聚力,强化人才队伍牵引

多措并举推进组织建设和人才培育深度融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队伍建设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一是坚持用好用活“传帮带”机制。搭建“技术大比武”、成立“青年突击队”等成长阶梯。由青年骨干组成的雪域川金青年突击队,着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活跃在综合管理、地质采矿、安全生产、选矿技术等矿山命脉岗位。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岗”带头作用。在采矿厂、选矿厂、尾矿库等关键岗位亮明党员身份,鼓励党员在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在党员先锋的示范引领下,“90后”技术能手操控着智能采矿设备穿梭于地下百米巷道,“00后”新锐在选厂技改现场攻克工艺难题。

支部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的重要回信精神

三、“红引擎”驱动,助力生产经营高效

梭罗沟金矿党支部坚持“强党建就是强发展,党建强业务才能强”, 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高度融合。一是“红引擎”驱动重点项目攻坚克难。党员技术骨干牵头攻坚,针对矿石品位波动难题,实现金金属回收率提升至92.6%。与中国地科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共同成立的“科研基地”及自然资源部难选冶金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加强低品位、难处理资源利用研究,有效提高了矿山的开采效率。二是“红引擎”驱动科技支撑创新发展。将党建工作与创新发展深度融合,大力投入智能化设备应用,引入5G、大数据等技术,吹响了向智慧矿山进军的号角。

高原探矿者工作之余义务巡山

四、“红堡垒”建设,捍卫绿色安全红线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核心理念,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强化技术攻坚,实现绿色矿山转型建设。一是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通过“三会一课+生态安全”,组织党员职工系统研读环保法律法规、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及安全生产规范,让绿色发展理念入脑入心。二是用“铁纪律”守护“安全线”。在安全生产领域,党员牵头成立先锋队,定期对矿山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整治潜在的安全风险。三是加快绿色发展,守护绿水青山。累计投入资金2亿余元,专项用于绿色矿山建设,植被恢复面积超70余公顷,实现矿区生态全方位提升。

矿业开发者顶着风雪工作

五、“红标杆”示范,架起党群连心桥梁

始终牢记“开发一方资源、造福一方百姓”的初心使命,自觉担当社会责任,将企业发展融入地方发展大局,以党建为引领搭建企地暖心“连心桥”。一是多渠道融入民生关怀。定期慰问周边牧民,为周边牧民提供医疗便利,投入人力、物力为周边牧场完善电力供应、网络覆盖、开展道路修缮工程,切实破解了周边交通闭塞、通信不畅等民生痛点。二是强保障破解森林防火难题。在矿区周边增设消防水罐,建设森林防火蓄水池,组建义务巡护工作队伍,助力当地森林防火工作,筑牢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三是大力度拓宽就业空间。坚持就业惠民理念,优先录用周边乡镇居民,累计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带动上下游产业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万个,就地采购生产生活基础用品,让广大群众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六、“红血脉”赓续,传承矿山红色基因

红色是国有企业最鲜明的底色,必须坚持用红色基因涵养特色文化建设,不断赓续红色血脉,确保国有企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一是“红”为底色讲好梭罗沟矿山故事。传承三代地质人二十余载艰难验证,风餐露宿、人走马背、卧冰尝雪的“地质报国”传统,涌现以全国地勘行业首届最美地质队员徐志明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个人。二是薪火工程发挥红色基因浸润作用。通过建设“矿山记忆馆”、邀请老党员和工匠劳模担任“精神导师”等方式,以“薪火工程”为载体让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高原矿山焕发新时代光芒。三是展示形象提升宣传引导成效。梭罗沟金矿党支部正探索利用集团形象IP,设计打造党建特色数字IP,通过具象化、情感化的形象设计,将“三光荣四特别”地质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可交互的数字语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梭罗沟金矿为代表的四川黄金人正以“四融六驱”党建体系为抓手,以“雪域高原红”党建品牌为载体,以智慧矿山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改革转型升级,向着成为“中国西部一流矿业龙头企业”的目标阔步前行。(作者单位/四川黄金集团党建课题组  )

编辑:王瑾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