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坝州理县遭遇连续强降雨突袭,山洪裹挟泥石流奔涌而下,致使道路多处塌方中断、部分群众被困险地。危急关头,理县各级党组织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以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红色堤坝”,将鲜红党旗牢牢插在抗洪救灾第一线。
开展应急抢险
未雨绸缪筑防线,实战练兵占先机。入汛以来,在理县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各基层党组织聚焦山洪、泥石流等易发地质灾害,在关键区域、重点部位反复开展贴近实战的应急演练。整合气象、农水科、自然资源等多部门数据资源,提前对雨情、汛情、地灾风险进行全天候“把脉会诊”。在暴雨来临之前,通过专业监测设备网络,精准捕捉每一丝危险信号。一条条标注着风险等级、转移路线和避险场所的预警信息,通过应急广播、短信平台、微信群精准直达每村每户,为后续抢险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窗口。一次次真演实练,不仅磨合了机制、检验了预案,更淬炼了党员干部的过硬本领,让广大群众熟记“生命路线图”,为即将来临的实战大考作足准备。
抢修道路
逆向而行战洪峰,一线冲锋挺脊梁。面对汹涌的洪峰与倾泻的泥石流,全县各级党组织迅即吹响“集结号”,理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火速赶赴一线坐镇指挥,20余名县级领导下沉联系乡镇蹲点督导。薛城镇塔子村山体告急,镇党委班子率镇村党员干部昼夜值守监测,组织机械紧急加固,成功遏制次生灾害蔓延;下孟乡嘉康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忠敏锐察觉到村内有爆发泥石流的风险,迅速组建“吉祥先锋”党员突击队,连夜安全转移40余名群众,成功避险;凌晨时分,理县驻村工作群里,第一书记们仍在不断报告转移群众情况……一个个逆行身影在浊浪中汇聚成撼动人心的力量,成为群众最信赖的“主心骨”。
连夜转移群众
转移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风雨同舟聚合力,用心守护生命堤。理县公安、应急、消防、人保财险等部门高效协同,全力打通物资供应“最后一公里”。救灾物资储备库高效运转,帐篷、棉被、粮油、饮用水等应急物资星夜兼程运抵各安置点。嘉康村第一书记易永兴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联系帮扶单位(四川商投集团),紧急调运大批应急抢险和生活物资;卫健系统设立临时医疗点8个,50余名党员、医护人员迅速进驻,开展环境消杀、水质监测和现场诊疗等;交通、电力、通信等部门的党员突击队昼夜不息抢修“生命线”,以最快速度恢复受灾地区基本功能。
为受灾群众提供饮食
四川商投集团支援物资
为受灾群众发放生活物资
红色驿站暖客心,倾情服务显担当。7月正值旅游旺季,灾情发生后,理县文旅部门、各乡镇党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党员干部深入景区酒店,统计滞留游客信息,全力排忧解难。米亚罗境内国道因泥石流中断,200余名游客、司机受困,该镇党委政府立即组织党员应急服务专班,设立临时救助点,冒雨穿梭滞留车队,逐一送上泡面、热水、面包等物资,安抚情绪,保障基本需求。桃坪镇党员志愿者和网格员24小时值守在高速出口及景区门口,化身“暖心引导员”,提供咨询劝导服务,并成功帮助2名走散儿童安全回到父母身边。细致入微的服务让身处异乡的游客倍感安心:“看到党旗,悬着的心就放下了!”这一刻,“红色马甲”不仅守护了游客的出行路,更照亮了群众的平安“归家路”。
为被困群众提供临时救助
党员志愿者提供咨询服务
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服务
洪灾肆虐,理县2000余名党员干部用逆行冲锋的壮举践行着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他们铸就的不只是“红色堤坝”,更是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强堡垒。洪水退去,党旗依然高高飘扬在藏寨羌乡!党心民心在这场风雨同舟的战斗中,紧紧相连,愈发牢固。
(中共理县县委组织部 郭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