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在江油市太平镇普照村的附子采收现场,来自茂县宝鼎中药材林下种植现代产业基地的附子新品系“MMF-1”惊艳亮相,以显著的抗病性与高产优势,为道地药材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科技下乡万里行中药材产业技术服务团第52团首席专家、绵阳市农科院研究员陈杰介绍说,“MMF-1”源于茂县高寒山区野生附子种根资源,由该团组织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茂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茂县宝鼎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组成科研团队,历时3年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林下基地完成系统选育。2024年11月,首批繁育的优质种根在江油开展异地对比试验,成为检验新品种适应性的天然实验室。
经现场测产数据显示,“MMF-1”附子植株茎秆挺拔、叶色浓绿,田间白绢病和根腐病综合病死率仅约7%,较传统品种降低17个百分点;亩产达830公斤,较对照品种(北川农户繁种)增产21.2%,平均每亩增收超千元。这组亮眼数据,让参与采收的药农直呼“种出了新希望”。
“茂县种根在江油首年试种就表现出强力优势,这对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江油市地道附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更优的抗病性大幅降低了种植风险,产量提升直接转化为可观收益,吸引了当地多家药企和种植家庭农场主动对接合作意向。
科研团队透露,下一步将扩大“MMF-1”在川内不同生态区域的多点试验,同步启动四川省药用植物新品种申报工作。随着后续示范推广加速推进,这一突破性优良品种有望在茂县和江油实现规模化种植,为科技下乡帮扶的茂县和江油两地药农拓宽稳定增收渠道,助力川西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供稿、供图单位/科技下乡万里行中药材第52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