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党员文汇
在潜心学习中实现“双向奔赴”
2025-07-02 10:49来源:四川党建网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毕业季如约而至。毕业是青春散场的驿站,更是新旅程的起点,不少毕业生即将迈入基层岗位这一新旅程,当怀广阔天地任我施展的豪情,在潜心学习中找出成为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的金钥匙,让青春与时代浪潮、人民群众、干事所需实现“双向奔赴”。

厚植家国情怀,让青春梦想与时代浪潮“双向奔赴”。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中强调,“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从隐姓埋名奔赴西北荒漠等秘密基地的“两弹一星”工程科技工作者,到响应号召奋斗在脱贫攻坚战场第一线的驻村工作队,他们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祖国建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熠熠生辉。即将迈入基层岗位的毕业生们应自觉将“小我”融入祖国发展的“大我”之中,将青春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把学习作为终身课题,在潜心研究理论精髓中,把握好核心要义,找准思想航船的方向,将许党报国的赤诚融入血脉,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兑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扎根基层沃土,让青春汗水与人民群众“双向奔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安徽小岗村的18户农民,实行“包干到户”,开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蓝领专家”孔祥瑞,完成数百项技术创新,使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这都充分印证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基层是问题的发源地,更是创新的试验田。即将迈入基层岗位的毕业生们当主动贴近人民群众,秉持“空杯心态”,潜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寻找在田间地头中跃动的大智慧、在工厂车间里轰鸣的巧点子,将人民群众的智慧作为政策制定的源头活水,在人民群众的大课堂中写好民情日记。

磨砺过硬本领,让青春智慧与干事所需“双向奔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拜师学艺是传承技艺、学问的重要方式。即将迈入基层岗位的毕业生们作为新人,应潜心向前辈学习,拜前辈为师,既要学实践经验,更要学其公仆本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迅速找准工作方向、提高为民服务能力,不妨试试开展“角色转换”的实践,以群众的身份去办事,理清办事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看看前辈在解决问题时所用的方法,主动思考自己会怎么做,前辈为什么这么做。同时,也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探索优化为民服务新路径,早日成长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用一件件具体的实事,让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强、笑容更灿烂。

(西充县就业服务管理局 谢丰鲜)

编辑:陈建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