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党员文汇
镜鉴常照优作风
2025-06-26 11:21来源:四川党建网

案例教育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的重要学习手段,党员干部要以案为鉴,利用好案例教育学习机会,通过以案明纪、以案促省、以案明责、以案促改,加深对党纪法规的认知,做遵规守纪、廉洁自律的好干部。

以案为鉴,铸牢忠诚之魂。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滑向深渊,根源在于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立场不稳、忠诚底色蜕变,有的执行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甚至阳奉阴违,最终背弃了初心使命。党员干部必须引以为戒,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刻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精神实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对党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上,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站得稳、靠得住。

以案明纪,常怀敬畏之心。党章党规党纪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刚性约束。一些党员干部对纪律规矩缺乏敬畏之心,视党纪国法为“橡皮筋”、“稻草人”,认为“小节无碍”,对组织的提醒教育充耳不闻,最终小错酿成大祸。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真正弄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敬畏人民,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聚光灯”下用权,在“放大镜”下工作,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以案促省,绷紧律己之弦。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剖析典型案例, 许多问题源于自我要求放松、律己不严。有的忽视小事小节,从接受一顿饭、一张卡、一条烟、一瓶酒开始失守,“八小时外”自我放纵,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不纯净;家风不正,对亲属子女失管失教,被“围猎”或“拉下水”。党员干部要经常反躬自省,以案为镜,检视自身在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风险点。要注重小事小节,做到防微杜渐;要净化“三圈”,培养健康情趣;要带头廉洁治家,严格约束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守住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

以案明责,砥砺务实之风。担当作为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系、价值所在。一些党员干部责任意识缺失,作风漂浮,有的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对矛盾困难绕着走,不敢动真碰硬。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权力就是责任,岗位就是担当,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深入基层一线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以实干实绩诠释责任担当。

以案促改,筑牢长效之基。要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要举一反三,堵塞制度漏洞,强化源头治理。一些党组织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执行不力,警示教育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触及灵魂、推动长效。各级党组织必须深挖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和制度性缺陷。要针对暴露出的管理漏洞、监督盲区,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全面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建立健全相关监管制度,扎紧扎牢制度笼子。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内江市公务员考试测评中心  肖云恩)

编辑:陈建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