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我的驻村帮扶故事
索玛花开“云”端来——我的驻村电商赋能记
2025-06-25 14:57来源:四川党建网

文/周泓智

我的抖音私信箱里,每天都热热闹闹的。“吉古书记,索玛花什么时候开啊?”“书记,这周直播带货不?”全国各地网友的留言像雪花一样涌进来。这个名为“大凉山索玛花支书吉古”的账号,是我驻村后,围绕我们热柯觉中心村的村支书吉古此黑策划的。真没想到,账号开设才三天,点击量就逼近50万,最火的一条短视频更是突破了26万!这流量密码,算是让我们摸着了点门道。

我驻村所在的热柯觉中心村,在四川金阳县海拔2800米的高寒山区。这里拥有全县唯一的3A景区——“十万亩索玛花景区”,美得震撼。但过去因为山高路远,这份壮丽常年“养在深闺人未识”。刚来两个月,我背着相机,走遍了全村200多户脱贫监测户,爬遍了村后的山头,仔仔细细地调研产业发展的路该怎么走。怎么让大家知道这里?我想到了“航拍美景+彝族特色”的组合拳。当镜头里,漫山遍野的索玛花海与身着传统百褶裙的彝族姑娘在云端同框时,网友们惊叹了:“原来大凉山还有这么美的秘境!”

40平直播间撬动3000单日销

摸清了村里的情况,我心里渐渐有了谱。驻村两个月后,我结合自己在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的专业知识,以及学院职业教育的优势,规划了一系列工作重点:核心就是电商直播和短视频宣传。2024年,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热柯觉中心村的电商直播基地终于建成并正式运营了!看着那40平方米的直播间,我真是感慨万千。学院的电商教师团队带着学生主播和我们的村民一起上阵,日销量很快就能稳定在3000单以上。

热柯觉中心村的产业有天然的困境——物产相对单一。怎么破局?我琢磨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路。我们利用这个电商平台,不仅仅卖本村的东西,还积极推广售卖金阳县沿江村落那些更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比如香甜的枇杷、麻香四溢的青花椒。这样既能丰富我们的“云端市集”,又能帮县里其他村打开销路,更重要的是,希望能为像我们这样的高山村落蹚出一条增收的新路。

记得今年4月,学院派出了“张莉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来蹲点,帮我们搞“2025金阳县首届枇杷采摘体验季”,“政府引导+高校教学+平台赋能”的模式真正发挥了威力。几场直播下来,累计观看人数超过4万,销售额也上来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直播带货太火爆,合作村的伙伴在后台急得直喊:“书记先不要上架了,你们卖得太快了我们发不赢货了!”这真是甜蜜的烦恼啊!

短视频里的彝乡新故事

驻村两年多,我和团队没闲着。除了带货,我们还打造了“彝家学习二十大”、“彝路行”、“彝起读”等短视频系列节目。我想着,这不仅是开辟党建网络的新阵地,更是传播我们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认同感、推广普通话的好窗口,当然,也是宣传我们热柯觉中心村的一张亮丽名片。

站在2025年春天的索玛花海中,我翻开自己的驻村日记本,写下最近的思考:“当直播间的订单像雪片般飞来时,喜悦之余,我们更清醒地看到了短板:专业人才还是短缺,好的农产品更需要专业的营销来支撑。”针对这些瓶颈,我的“娘家”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也行动起来了,启动了“电商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围绕电商人才的专业需求,开设电商直播培训、计算机基础培训等各项职教课程,为金阳、为热柯觉的未来积蓄力量。

每当索玛花的芬芳,通过网络飘向全国各地,我总喜欢对乡亲们说:“乡亲们,我们卖出去的,不只是山里的特产,更是大凉山这片土地的勃勃生机和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啊!”

(作者系四川商务职业学院派驻热柯觉中心村第一书记)

编辑:陈建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