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汶川县水磨镇寨子坪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对口援建力量,系统推进湖羊养殖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探索出“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受益、集体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强化科技支撑,实现了从种羊引进到全产业链发展的跨越式突破。
强化组织功能,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寨子坪村党支部以“抓党建促振兴”为着力点,通过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建强驻村工作队伍,形成“支部统筹、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联动机制。立足村情实际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确立湖羊养殖为主导产业。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完善基础设施、规范管理制度,构建起集良种繁育、科学饲养、疫病防控于一体的现代化养殖体系。组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开展疫苗接种和防疫指导3期次,有效防范家畜疫病风险,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协作效能,激发科技兴农活力。依托浙江省长兴县对口支援的“产业富汶”工程,建成标准化湖羊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占地10亩,配备720平方米高架羊舍及配套功能区,通过“湖羊入汶”项目引进优质种羊100只,首批产羔率达180%,截至2025年5月已销售公羊173只,目前存栏247只,预计2026年将扩大规模至1000只。建立“技术输入+人才培育”双轨机制,通过构建“空中课堂”、组织实地考察等多元培训体系,系统移植东部地区先进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有效变“输血”为“造血”,带动12名周边村民家门口就业,推动“长兴湖羊”成为对口协作地区“致富羊”。
强化融合赋能,构建全链发展体系。创新“村企户”融合发展模式,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联农带农机制,截至2025年1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11万元。构建“线上+线下”立体营销网络,运用短视频平台开展全周期养殖纪实,联合汶川县融媒体中心打造“汶川‘山’宝”IP;线下依托村集体产业熊猫集市、民宿等餐饮场景,在4家餐饮门店建立联销机制,开发烧烤、汤锅等菜品,打造“湖羊宴”品牌。配套建设智慧管理系统,为每只湖羊佩戴养殖管理耳标,实现养殖过程全程溯源,提升产品附加值。
(供稿单位: 中共汶川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