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饶涛 孟源 肖小琼
成都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党支部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党建工作的根本标准,统筹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团员,组建IT小火炬服务队。以服务队为依托,打造“三个课堂”,取得育人实效。
抓好“第一课堂” ——聚焦专业学业 党建引领促学风
服务队以“普遍培育—拔尖培养—个别托底”为思路,充分发挥朋辈作用,立体开展学风建设。以“学长课堂”计划为基础,开设java、前端等六个方向的编辑与技术课程,利用周末授课,帮助新生尽快融入专业学习。以“萤火虫计划”为导向,全面覆盖大一、大二学生,依托项目,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科研思维和方法。以“启智计划”为抓手,导师“一对一”指导,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应急”三大研究领域,培养学生科研应用创新能力。以“党员帮扶”计划为补充,“一对一”结对帮扶学业困难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
打造“第二课堂” ——聚焦学生社区 党建引领强院风
服务队开展党建进校园活动,服务全校师生。在思想引领与知识普及方面,打造 “橙园微课” 品牌。宣讲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结合真实数据开展防范电信诈骗、防毒反毒专题讲座,提升安全意识;针对学生成长需求,开设参军政策解读、考研经验分享、就业形势分析等主题课程,为不同阶段的学生答疑解惑,助力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在实践服务领域,开展义务维修,以专业技能为师生学习生活保驾护航。开展技能培训,线下为学校“易班”平台工作人员开展技能培训;线上打造“百秒私塾”栏目,以短视频形式拆解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学习内容重点、难点,让碎片化学习成为提升学业的新途径。
开拓“第三课堂” ——聚焦社会实践 党建引领扬校风
服务队充分利用成都城市资源,办好“行走的大思政课”。进高校,交流党支部建设;进小学,宣传网络强国;进成都各类展馆和公园,品味城市魅力;进企业,践行专业思政。2024年,服务队同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开展“党建引领,IT赋能非遗助残”暑期社会实践,通过现场采访调研、与残疾人手工艺代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面交流、网络直播等形式,宣传残疾人励志故事,推广“非遗助残”产品,直播共吸引1300余人观看,收获13万余次点赞,活动新闻总浏览量25万次以上。
2024年,计算机学院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党支部获评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IT小火炬服务队获评校级志愿服务队。支部学生党员获评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9人;获得校级以上荣誉表彰129人次;学科专业竞赛获奖20人次;取得软件著作权18项;发表SCI论文7篇。
未来,成都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党支部将继续以IT小火炬服务队为载体,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锤炼党性修养,锻造IT行业新时代好青年。(作者单位/成都大学计算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