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党员文汇
开门教育谨防“假开门”
2025-06-17 10:51来源:四川党建网

商场门前常出现如此场景,擦得锃亮的玻璃门、循环播放的欢迎词、态度热情的服务员,引得客人匆忙走进,却结结实实撞个趔趄,原来感应系统早已故障,玻璃门只是虚掩。当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其中“开门教育”是重要要求。但个别地方和单位恰似这“问题感应门”,文件方案、活动照片纷纷“登场”,闭门造车,只编资料不办真事;有的意见信箱、调研问卷准备了一堆,只走过场不问真需;有的诉求台账、整改台账一应俱全,但具体情况一问三不知,只收意见不解真题。这些“假开门”现象,导致群众带着诉求高兴靠近,却灰头土脸失望而归。

党中央要求“开门搞教育”,本意是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畅通干群“连心桥”,让党内集中教育的实践成果能真正服务基层、惠及群众。而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假开门”现象,究其原因,还是个别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出现偏差,既不愿蹚化解疑难杂症的“浑水”,又不愿下改革创新攻坚的“深水”,仅将开门教育视为上级的“规定动作”,完全与自身实际工作剥离,满足于敷衍应付、迎检交差,导致任务落实只停留在“可见之处”,工作成效只漂浮在“纸面之上”。

破解“假开门”困局,得从根子上下功夫,要持之不懈地加强作风建设。要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以案示警、先进榜样宣传示范引领,筑牢为民服务的初心,培养实事求是出真招、斗真碰硬解难题、真心诚意办实事的务实作风。当“开门”成为自觉而非任务,党员干部才会主动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成效的衡量尺,认真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做到“真开门”把心沉到群众身边去,把事办到群众心上去。

同时,开门教育要想见真章、得实效,还需持续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结合日常工作,走进田间地头、院落楼栋、企业工厂,直面群众、直面问题,见到沟渠堵塞就立马清淤,发现干旱缺水就立即送水……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了解群众真正想法,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群众敢于说真话、提意见。更要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及时汇总分析意见问题,能立马整改的就立行立改;针对反复出现的共性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制度形式固化整改成果,并形成定期开展“回头看”的常态化机制,对已整改问题进行复查,防止问题反弹,让学习教育实践成果与业务提升同频、与民生改善共振。

(中共蓬安县委组织部 蒋怡婧 杨睿)

编辑:陈建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