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农村
引才聚智 “筑根基”,育才赋能 “搭阶梯”
2025-06-18 15:23来源:四川党建网

——资中县孟塘镇打造村级后备干部成长 “四维矩阵”

聚焦2026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孟塘镇将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换届前期重要工作,创新基层党组织选人育人用人新路径,从源头破除基层干部发展“瓶颈”,激活农村干部队伍“一池活水”,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畅通渠道“引种子”,拓宽选人路径。细化操作流程。按照“政治素质好、能力素质好、群众基础好”的选人标准,采取“青年自荐+党组织推荐+干部群众选荐+在外人才回流”的方式,择优选拔后备干部,建立起严格的选用体系。坚持回引培育。充分发挥在外流动党组织的作用,加大农村优秀人才回引力度;抓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发展热心村内事务、甘于服务群众的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青年等群体,注入新鲜血液。规范选拔过严格落实“凡进必审”和“联审把关”长效机制,坚决把好“入口关”。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线上、现场2种报名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通过面试、征求纪检、公安相关部门意见等程序,充实后备干部队伍。截至目前,全镇14个村共收到报名信息31份,储备后备干部21名,其中大学本科学历9人,专科学历6人,平均年龄34岁。

因才施策“搭台子”,创造人才舞台。三方择岗优才。建立个人自愿申报,村级意向点将,镇党委统筹调配“三方择岗”机制,优先向干部年龄偏大、结构失衡的村选派5名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梯度优化调整60岁以上村(社区)实职干部7名,实现年龄降、学历升、结构优,有力破解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现实困境。破定式强班子。针对村级班子软弱涣散且本村党员队伍中无适合后备干部人选的问题,打破“矮子里面拔将军”的思维定式,探索跨村任职等模式,择优统筹调派干部3名,解决人才空心村问题。构建培养梯队。推动后备干部与网格员队伍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构建“后备干部—网格员—实职干部”的递进式培养机制。针对储备人才,实施压担锻炼与跟踪培养举措,选拔6名后备人才补充至网格员等基层自治队伍,确保村基层干部在任用方面形成合理梯队,在选拔过程中拥有充足空间。

多维培养 “架梯子”,厚植成长沃土。定向培养。广泛征求参训人员建议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实现业务知识“精准滴灌”,邀请内行人士开展种养殖业技术、乡村旅游、基层治理等业务能力提升培训2次。定人指导。按照“补齐短板、帮带共进”原则,实施岗位见习制度,有计划地安排优秀后备干部参与村级基层党建、信访调解、征地拆迁、集体经济等重难点工作,并确定村“两委”对后备干部实行“1+1”结对帮带,推动新任基层干部在“传帮带+学思践”中加速从“新兵”向“精兵”蝶变。定点实践。围绕乡村振兴重点村、产业示范基地等“定点实践场所”,组织后备干部驻点参与项目建设、群众工作,通过“蹲点调研+现场操盘”的方式,让干部在具体点位中掌握一线工作方法,提升精准施策能力。

精准历练 “压担子”,锤炼实干本领。强化考核指标。围绕“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制定《孟塘镇村级后备干部考核办法》,通过“自我评价+组织测评+群众评价”的方式,客观评价后备干部在工作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表现,同时将考核情况纳入个人档案,作为培养使用重要依据。注重跟踪管理。镇党委在回访中跟踪了解后备干部成长情况,并要求村党组织加强考核,在每半年度及年底对村党组织的考核中,将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作为考核要求。从严动态调整。实行村“两委”班子和后备干部“出入库”动态管理,始终保持人才库的活力和质量。结合村级组织及“两委”班子成员“届中”综合评估工作,对后备干部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后备干部进退留转的重要依据。

(资中县孟塘镇人民政府  胡月耀)

编辑:杨博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