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网评
把奋斗的种子深植沃土 以“三个乡村”托起农业强国之梦
2025-05-12 11:16来源:四川党建网

文/刘雪梅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擘画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既是政策的播种者,更是奋斗的躬耕者。唯有将政策转化为实践,以“幸福乡村”凝聚人心,以“畅通乡村”激活动能,以“智慧乡村”点燃希望,才能让每一粒奋斗的种子生根破土,结出农业强国的丰硕果实。

以“诗意栖居”浇灌幸福乡村,让乡愁可寄可追‌‌。陶渊明笔下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道出了中国人对田园生活的永恒向往。《规划》提出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将村容村貌提升作为基础工程,正是要让乡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家园。党员干部应当以“园丁精神”深耕乡村建设。一要当好“规划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微改造、精提升”重塑乡土风貌;二要当好“引路人”,深挖农耕文化、非遗资源,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让田园变景区、农房变民宿、乡愁变流量;三要当好“守护者”,在现代化进程中留住古树老宅、乡风民俗,让乡村成为承载集体记忆的“文化容器”。当乡村既焕发新颜,又守住根脉,乡村便成为了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以“四通八达”筑基畅通乡村,让梦想可触可及。古人有云:“舟车不通,天地自为远隔。”道路畅通自古便是繁荣之基。《规划》明确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要求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网络、升级交通路网、壮大电商产业,正是要打破城乡要素流动的“无形藩篱”。党员干部须以“铺路石”的担当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一要以“铁肩”扛起基建重任,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织密物流配送网络,让山货进城、网货下乡的“双向通道”更顺畅;二要以“巧手”培育电商生态,搭建数字平台,培养“新农人”,让手机成为“新农具”、让直播成为“新农活”;三要以“慧眼”洞察城乡供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同构”,让乡村成为创业热土、梦想港湾。当阡陌交通化作发展动脉,乡村振兴便有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以“科技之光”点亮智慧乡村,让丰收可期可待。《齐民要术》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启示我们农业变革离不开技术革新,千年后的今天,科技正赋予农业新的生命力。《规划》聚焦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部署种业自主创新、农机装备全面升级等,恰似为传统农耕注入“数字基因”。党员干部当以“火炬手”的姿态点燃农业变革之火。一要做“先行者”,推广智能灌溉、无人农机、遥感监测等技术,让“汗水农业”转向“智慧农业”;二要做“联结者”,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把实验室建在田间、论文写在大地;三要做“传播者”,开展农技培训,培育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主体,让“会种地”升级为“慧种地”。当科技之光普照沃野,每一粒种子都将迸发向上生长的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自贡市自流井区委组织部)

编辑:冯雅可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