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市(州)综合
阿坝州委宣传部:以“四心”提“四气”推动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提质增效
2025-04-25 11:01来源:四川党建网

自阿坝州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启动以来,阿坝州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紧扣“宣讲、宣教、宣传”三大主线,以“理论凝心、宣教正心、文化润心、典范励心”为路径,推动城市人气、商气、文气、名气“四气”持续提升,让宣传教育行动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动力引擎”。

以“理论凝心”筑牢思想根基,让党的声音在“声入人心”中厚植。始终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搭建理论传播平台,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一是抓全局谋划凝共识。制发《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宣传教育”行动方案》《阿坝州各族群众开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围绕“宣教”“宣传”“宣讲”三个方面,制定14条工作措施,全方位、多维度推进群众工作“宣传教育”入脑入心。二是抓特色宣讲传党音。组建阿坝州“雪山草地”藏汉双语宣讲人才库,成立“雪山草地”群众宣讲队、“石榴籽”百姓宣讲团,召开全州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宣传教育全覆盖业务培训会暨宣讲启动仪式、举办阿坝州第二届基层理论宣讲大赛,制发《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宣讲安排》,聚焦宣讲分队集中讲、领导干部带头讲、基层力量特色讲、媒体平台线上讲,让群众聆听发展故事、感受时代变迁,确保群众宣讲覆盖率100%。三是抓分类施策重实效。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僧尼爱国爱教持戒守法教育、群众法治意识感恩意识教育为重点,全面开展“石榴籽”工程宣讲工作。其中,汶川县针对老年群体开设“银发乡音”微党课,针对青年群体推出“后浪潮音”云课堂,针对农牧民开展“庭院夜话”互动宣讲,实现“一群体一方案”,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宣教正心”营造全域氛围,让人气在“耳濡目染”中汇聚。坚持把“三个意识”“五个认同”等教育融入城市肌理,打造“抬头可见、驻足能学、参与有感”沉浸式场景。一是以阵地建设扮靓“城市颜值”。在阿坝州主要街道、城市广场、公交车站、户外电子屏等投放“石榴籽”主题宣传LOGO及标语,建设“石榴籽”主题公园廊道、打造“石榴籽”公交车专线,让文化符号渗透城市角落,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感受温暖。二是以多样宣教激活“神经末梢”。印发阿坝州“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新旧对比图册》《干部群众辅导读本》,让群众在新旧对比中感受“惠从何来、恩向谁报”。紧扣新中国成立76周年、红军长征入川(爬雪山、过草地)90周年主线,展播爱国主义影片200余场(次)、承办“红军长征论坛”,让“三个意识”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三是以媒体联动放大“传播声量”。在州县媒体平台开设“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进行时”等相关专题专栏15个,制作《2024年阿坝州十大亮点工作》《阿坝州新旧对比》专题片,通过政策宣传、新旧对比、案例警示等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其中,若尔盖县创新开展“石榴抱籽踏新程 长征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寓教于乐,厚植爱国情怀。

以“文化润心”滋养精神家园,让文气在“润物无声”中涵养。突出群众参与,打造“可触摸、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场景,让团结共识融入生活、扎根心底。一是抓文艺创作点亮文化符号。编制《阿坝州文艺精品和人才培育扶持激励办法(试行)》,命名文艺名家工作室,不断激发创作活力。推动电影《天宝》在全国院线上映,拍摄《国家记忆》专题片,创作歌曲《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歌舞剧《岷山导江》《云上羌歌》等重点文艺作品,提升打磨《云上的呼唤》《牦牛革命》《辫子魂》等大型舞台文艺作品,以文化善治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抓主题活动汇聚人气活力。举办“爱润阿坝”阿坝州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宣传交流活动,通过文艺表演和评选表彰,提高宣传教育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持续深化“一县一节一品”文化活动,开展各类文艺活动、文体赛事300余场次,惠及群众及游客260余万人次,让城市因文化而生动、因人气而兴旺。三是抓文旅发展创新文化表达。围绕“五个之州”建设,制定《阿坝州2025年旅游驿站试点建设方案》,召开全州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不断擦亮“天下九寨沟·大美阿坝州”品牌。统筹藏羌文化、红色教育等资源,打造具有时代特征、阿坝特色的文化旅游业态和文创产品,达古冰川、桃坪羌寨入选2025年四川省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名单。其中,马尔康市设立“石榴籽创客空间”,推出萌趣可爱的“石榴籽家族”动漫形象,以艺术形式提升趣味性、吸引力。

以“典范励心”引领文明风尚,让商气名气在“向善向美”中提振。坚持用榜样力量塑形象、优环境,让文明新风成为城市最亮丽的名片。一是以文明实践涵养城市气质。创新开设“文明阿坝”抖音平台,刊播城乡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短视频、好人故事等,浏览量达3万+。深入开展“文明阿坝你我同行”“城乡环境质量提升”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全面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文明程度。结合“好客之州”建设,发布《阿坝州旅游文明公约》,塑造阿坝旅游文明服务、热情好客整体形象,为商气集聚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以典型选树激发奋进力量。加大“中国好人”“四川好人”推荐力度,积极推进何小青同志全国典型推树,编撰长篇报告文学《大地青山》,拍摄微电影《只此青山》,用先进典型引领社会风尚,激发群众干事创业激情。三是以文明创建优化城市品质。修订完善《阿坝州精神文明创建“334”管理办法》,大力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其中,壤塘县打造“索木滚 中国好人工作室”,开展“壤巴拉好人”等评选表扬活动,建好“壤塘好人库”,用身边的好人故事传递正能量。

(供稿单位:中共阿坝州委宣传部)

编辑:陈建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