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西莲 《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蒋筱青
3月3日,彭山区凤鸣公园,眉山市暨彭山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正火热举行。启动仪式上,一项特别的“内容”引人关注: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试点社区等为重点,让学雷锋活动深入全市城乡社区、融入日常,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精准性和实用性。
彭山区专业社工联合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助老服务。供图/中共眉山市委社会工作部
“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是近年来眉山市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抓手之一,目前也已经探索出一些路子。那么,专业社工和志愿服务怎么融合发展,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基层治理“火花”?近期,记者走进眉山市一探究竟。
育队伍
让专业社工带动更多志愿者
3月9日,仁寿县一心村的30余名“红领巾”小志愿者与家长一起,在一心村村道旁挥锹培土、栽花植绿。当天,这些志愿者种下200余株花卉绿植,为乡村披上春日“新衣”。
仁寿县友爱社工中心的专业社工讲解志愿服务项目。供图/中共眉山市委社会工作部
这场活动的组织者,正是仁寿县友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友爱社工中心”)。活动现场,友爱社工中心的社工们通过趣味问答向亲子家庭讲解志愿者积分兑换制度,鼓励大家通过参与邻里互助、清洁家园、慈善捐赠等行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公益课程,激发“人人争当志愿者”的热情。
“社工专业优势需要落地载体,志愿服务也需要专业方法指导。”友爱社工中心负责人杜刚介绍,目前,友爱社工中心持证社工比例达75%,去年累计服务老幼、残疾、困境人群等2万余人次,吸纳志愿者1200余人次。
当专业力量与志愿服务共振,基层治理就能迸发出持久生命力。
记者从眉山市委社会工作部得知,眉山市已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议事内容,制定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措施、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方案、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发挥社工专业优势和志愿者力量优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为推动“两支队伍”双线融合,目前,眉山市88家志愿服务组织平均拥有持证社工3.17名,有效实现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全市72家社工机构有38家标识为志愿服务组织,社工机构在参与社会服务中均招募志愿者,有效实现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
聚资源
实现志愿服务既增量也提效
3月27日,青神县“眉好幸福家”家校社协同共育推进会,在青神县实验幼儿园召开。县关工委、县民政局、县妇联等单位以及青神县青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青叶社工中心”)有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家校社协同共育事业交流心得体会。
“‘眉好爸爸’项目,助力众多爸爸掌握科学育儿方法,让他们的亲子陪伴时光更美好,促进了家庭关系的和谐健康,值得推广。”座谈交流中,青叶社工中心主任朱凌分享了体会。
记者了解到,“眉好爸爸”项目作为“眉好幸福家”系列活动之一,由青神县妇联整合慈善资金、单位资源等组织实施,由青叶社工中心具体执行。通过招募培育“眉好爸爸”,以亲子阅读为抓手,对爸爸们进行亲子阅读能力系统培训,打造父爱教育空间。
像这样由多方资源共同支撑的志愿服务,还在不断增加。眉山市各地既注重搭建信息互通平台,以开展交流研讨、项目展示、个案分享等方式,促进社工机构、志愿者队伍等共同提升专业能力,也注重搭建资金链接平台,制定社会组织服务能力清单和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搭建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间的供需对接平台。
近年来,眉山市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金8895万元,累计募集400万元扶持“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项目100余个,确保“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参与志愿服务体量增大、领域拓宽、成效提升。
抓项目
用专业理念解决群众需求
“我自己也是老人,特别理解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无助的心情,所以更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这份温暖传递给高龄老人朋友们。”在彭山区凤鸣街道城西社区,60岁的志愿者黄阿姨和其他志愿者走街串巷,为社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开展入户巡访、居家安全排查、送餐等服务。
这正是城西社区“暖心慢递”志愿服务项目的生动场景之一。
该项目由城西社区晨曦青年志愿服务队组织实施,在专业社工指导下,打破传统养老模式,让社区内的“低龄老人”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通过“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服务模式,嵌入积分兑换、评优表扬等激励机制,引导居民广泛参与。
不仅是城西社区坚持需求导向设计项目,眉山市在志愿服务需求调研、策划设计中运用社工专业理念,聚焦社会发展难点、基层治理堵点、百姓生活痛点,以“一老一小”、新就业群体为服务重点建立志愿服务需求库。同时,把满足需求与引领需求结合起来,设计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群众欢迎的项目,开展好志愿服务。
“专业社工和志愿服务的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物理合并,而是要实现‘1+1>2’的突破。”眉山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将继续发挥专业社工项目管理、沟通协调作用,加强志愿服务项目全流程质效管理,围绕眉山“兴产聚人”、传承三苏文化和邻里守望,实施一大批“小而美”的志愿服务项目。(作者单位/曾西莲 中共眉山市委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