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基层工作者犹如砥柱中流,承载着服务群众、连接政府与民众的千钧重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层工作者更应该以责任心、耐心、同理心为指引,时刻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而稳健地走好担当之路。
以责任心为基,敢于担当善作为。责任心是每一位基层工作者最核心的职业素养之一。它不仅是对工作本身的坚定承诺,更是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负责。在日常工作中,基层工作者应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高质高效地完成。例如,在处理群众投诉时,要及时回应、认真记录并积极解决问题;在推进公共服务项目时,要严格把控质量关,从项目的规划、实施到验收,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并造福于民。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让自己的工作得到更多群众的认可。
以耐心为道,笃行实干强本领。基层工作往往琐碎繁杂,时常面临各种突如其来的挑战与状况,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超乎寻常的耐心,以帮助自己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具体而言,基层工作人员应当练就一副在压力之下仍能保持冷静沉着的本领,善于倾听来自群众的各类意见建议,并通过持续的努力去实现目标。比如,面对长期困扰基层、难以根治的疑难问题,需要反复调研、多方协调,最终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又如,在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时,同样需要耐心细致地推进,持之以恒地引导,逐步提升群众的认知水平。
以同理心为桥,全心服务顺民意。同理心,是基层工作者与群众之间心灵相通的桥梁。对于基层工作者而言,要想真正将服务群众的理念落到实处,让工作贴近民心、深得民意,就必须拥有一颗同理心。这意味着我们要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群众的需求与期望,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审视问题、感受生活。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加强走访调研、广泛听取民意等方式来增强自身的情感共鸣能力。比如,在制定相关政策前,积极走访群众,勤于深入田间地头,在与人民群众的交流中了解实际情况,确保政策能够真正惠及民生、解决民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实则是同理心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们能够有效缩短我们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成都市青白江区华严小学校 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