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党建+人居环境整治”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成功打造出“水清、树绿、花香、景美”的宜居生态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昔日乡间小径已转变为宽阔明净的大道,大道两旁翠竹轻摇、繁花似锦,让人仿佛步入了一幅动人的田园诗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层乡村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化,基础设施建设愈发完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由于基层乡村分布广泛,推进基层乡村建设上还存在不少挑战,强化人居环境整治至关重要。为此,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需明确导向,依托基层党组织,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法宝”,了解实际问题,建立完善数据信息台账,才能持续推动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到实处,提高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确保底气更足。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加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研讨,明确人居环境整治的基本思路。同时,积极构建各种形式的载体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各种形式的人居环境整治教育培训,拓展视野,提升治理能力。此外,将乡村群众纳入人居环境治理主体,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想法,巩固群众根基,确保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始终沿着党的群众路线前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乡村振兴的再强调和再要求,人居环境整治也进入到新的阶段。在这一领域中,党员干部大有作为,必须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其中,以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得到更好保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党员干部参与,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实施网格化管理加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为党员干部融入其中牵线搭桥。
在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中,人居环境整治非常重要,必须要强化党建的基础作用,才能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进而助力乡村振兴不断交上新的满意答卷。
(富顺县安溪镇九年制学校 陈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