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洪映
为全面加强抓基层打基础、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等各项重点工作在基层落地落实,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建立组工干部“包片联乡”制度,通过全员参与常态化、工作方法灵活化、结果运用精细化等举措,推动组工干部受教育、基层群众得实惠、组织工作有提升。
全员参与常态化,全覆盖压实包联责任。将“包片联乡”作为培养复合型组工干部的重要抓手,按照分片包抓、责任到人原则,构建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竞相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落实全员包联。综合组工干部工作职责、任职经历和专业特长,结合各乡(镇)、村(社区)工作推动实际情况,采取“1名班子成员或科级领导+2至3名业务骨干”的方式,统筹组建6个工作组,组团式联系全县18个乡(镇)、187个村(社区)。规范指导清单。聚焦队伍建设、基层党建、产业发展、驻村帮扶等内容,针对性制定阶段性联系指导任务清单3期110项,实行清单式交办、台账式管理,通过定期查看包联工作调研报告、听取汇报等方式,推动联系指导工作规范标准、科学合理。形成常态长效。包联工作实行每月1次督导、每季度1次调度、每半年1次联席会议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包联工作组述职考评机制,形成组织部长统筹管理、班子成员靠前指挥、业务人员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工作方法科学化,深层次摸准实际情况。把“包片联乡”作为组工干部践行“四下基层”的重要载体,通过深入基层,亲身参与,着力提升组织工作的深度和温度。强化实地调研。采取调研座谈、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乡村两级开展包联工作100余场次,严格落实基础工作“必掌握”、重点工作“必跟进”、工作方法“必传授”、重要会议“必列席”、困难诉求“必听取”的“五必”要求,推动组工干部到一线查问题、学方法、找答案。帮促提升能力。围绕乡(镇)、村(社区)两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干部的疑惑问题,包联工作组通过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理思路、一对一解疑惑等方式现场为基层干部解难题、解疑惑,帮促基层干部提升工作能力、掌握政策法规、明晰工作标准。精准供需对接。包联工作组发现的问题实行“三级办理”制度,工作组能够当面及时解决的,予以现场销号;工作组不能解决的,根据问题性质,点对点反馈部内股室,限期销号解决;业务股室不能解决的,由工作组提请部务会集体研究,针对性提出整改意见。
结果运用精细化,双链条推动规范提升。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发现问题和整改提升同步,把“包片联乡”作为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双向提升”的重要抓手。坚持捆绑考评。将乡镇年度组织工作考核结果与“包片联乡”组工干部的个人利益挂钩,重点工作坚持“重奖重罚”原则,考评结果作为组工干部评优选任、问责问效的重要依据。完善整改链条。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制度,部务会每月专题听取包联工作汇报,梳理形成乡(镇)、村(社区)问题短板、意见建议167条。明确整改措施、完成时间和责任股室,列入联系指导工作重点任务清单,进行专项指导、跟踪问效,推动151项问题短板整改到位,形成工作闭环。夯实经验链条。把典型选树作为包联工作的重要任务,全面总结基层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打造立得住、能复制、推得开的组织工作品牌5个,在乡(镇)党务工作者中提拔重用9人、纳入后备干部16人、推选获评省州县优秀典型6人,将76名村级常职干部纳入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营造组织工作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作者单位/中共美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