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袤乡村欣欣向荣,青年人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号召力强的“带头人”,有懂技术的“田秀才”,有善经营的“农创客”……但乡村与城市发展资源、公共服务、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差距,导致乡村青年人才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自贡市创新“兴村特岗”机制,回引职业院校中担任过班长、学生会主席等职务的优秀学生干部,为乡村引人、育人、留人进行了有益探索。
以特定的目标人群匹配人才返乡意愿。爱农业才会爱乡村,爱乡村才能做好兴村工作,“兴村特岗”机制从源头出发,坚持人岗相适,将目标人群定位在职业院校的优秀学生干部,招引“热爱‘三农’工作、对农业农村农民有感情”的川南地区人员,并绘制人员成长“规划图”,用情怀与前景引人,招来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留得下的“好苗子”。
以特设的工作岗位深挖人才发展潜力。乡村人才需要具备传统人文情怀和现代经营意识,是基层人才、专业人才和实务人才。“兴村特岗”人员上岗后,将依托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特设岗位,着力破解班子队伍建设、耕地撂荒、集体经济发展等难点重点问题。当地也将通过更多项目、政策、资金,搭建人员到乡村干事创业的舞台,不断挖掘他们在产业管理、乡村治理、农业科技应用等方面的潜力,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
以特色的保障制度厚植人才成长空间。厚植乡村人才的发展动力,必须强化和健全与之相适应的保障制度。《“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制度保障。“兴村特岗”机制进一步完善优化乡村人才培养的配套政策,细分乡村人才供求缺口,组织实施人员回流计划、基层服务项目。对招引人员明确岗位职责清单,实施“雏雁”赋能、“头雁”启航等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对工作成效佳、群众评价好、人岗相适度高的人员,推选为村党组织书记,同时探索适岗评估及退出机制,多措并举激励人员真抓实干,为乡村干部队伍储能蓄力。
(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