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如何提升?学生喜爱的思政课又是怎样的?本刊记者邀请大中小学师生共话他们心中难忘的思政课。
善用源头活水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王丽鸽
去年,我与“时代楷模”其美多吉共同为川大师生送上了一堂劳动教育主题思政课。其美多吉讲述了他在雪线邮路上书写忠诚和奉献的故事,我围绕“看雪山邮路变迁,讲十年伟大变革”主题进行了授课。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善用“大思政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丰富教学内容,贯通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提升教学效果,用学理把道理讲深、用事理把道理讲透、用情理把道理讲活,才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解其困惑、辨其是非、明其正道、授其学问。
让每个人成长的“小历史”融入国家成长的“大历史”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王翔宇
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思政课时,我会让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情景,然后我再对他们小时候的记忆进行政治科学的诠释。课堂上,全面取消农业税、2008年北京奥运会、“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超级女声”、网络游戏等孩子们的记忆片段,在我的这堂课上被串联起来,绘就一幅立体、多元、庞大、饱含温情的家国画卷,使得每个人成长的“小历史”融入国家成长的“大历史”背景中。
把思政课的讲台交给学生
——成都七中(林荫校区)政治组 教师 向小琴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培育时代新人?这是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的“灵魂拷问”。我始终记得自己在讲授“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一节课时的点滴。我聚焦成都市以新发展理念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这一主线进行设计,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研学实践、小组讨论等形式来深入理解家乡发展。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亲身探究后,进一步加深了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和认同。让我更惊喜的是,大家还透过现象看到了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背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并分享了自己为公园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的铿锵誓言。
与众不同的思政课让我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
——成都市铁路中学校梧桐分校五年级一班学生 黎博文
5月中旬,老师带着我们去广元翠云廊和成都青龙湖上了一堂思政课。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中,我们一路欢声笑语,参观了蜀道翠云廊和美丽的青龙湖,认识了许多为了环境更加美好而默默奉献的人们。在翠云廊我了解了“帅大柏”这棵柏树中的“元帅”,不禁感叹它的粗壮;在青龙湖我自觉捡起地上的垃圾,那一刻我为自己感到骄傲。这是我上过的最与众不同的思政课了,让我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上完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我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们应该植树护林,并将爱护大自然的理念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大朋友、小朋友一起爱护环境。
在实践中感受学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魏建桉
作为一名大三学生,我在实践中感受到近年来学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时,老师引导我们在集中备课、分组讲授、交流研讨中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我们小组围绕“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这一主题,分别开展资料收集、讲稿撰写、课件制作等工作。在班级展示活动中,我代表小组从“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三个方面汇报分享学习成果。这样一堂有趣的思政课,不仅让我们对国家安全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也让全班同学在活跃的课堂氛围和广泛的交流讨论中,进一步感受到思政课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我想,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应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主动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春篇章。
一堂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思政课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年级研究生 陈玉容
我是一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本科学的是护理专业。让我转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源于大学时期一堂精彩难忘的思政课。此前,我对政治理论不太感兴趣。但有一次课上,老师讲到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背景和内涵,在对比新旧社会矛盾、分析何为美好生活、讲解什么是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之后,我心中豁然开朗。老师给我们展示的不再是枯燥晦涩的理论,而是我们身处其中的生动实践。我发现:原来不是理论没有用,而是我们没学好,思政课既富有哲理、饱含道理、充满学理,又关注生活和现实、有温度和情怀!真理的力量是巨大的,那堂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思政课,对我来说不仅是启智润心的洗礼,也激发了我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我将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努力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传播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