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一套好经验和好做法,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宝贵财富。二十年来,“浦江经验”以其深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基层工作的有益借鉴,成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读懂“浦江经验”,首先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这一经验的核心在于坚持群众路线,把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通过下访接访、倾听民意、解决问题,实现干群关系的和谐与基层社会的稳定。它强调基层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做到为民服务、为民解忧,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浦江经验”的灵魂所在。
哪里矛盾问题多,领导干部就应该去哪里。在擘画“为民图景”过程中,“浦江经验”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告诉我们,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这包括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关注民生问题,切实解决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实际困难;以及加强法治建设,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浦江经验”的实践价值在于其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在浦江县,这一经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验证。通过构建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浦江县实现了信访事项的集中式处理,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这种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为主体的工作方法,不仅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效率,还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浦江经验”还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基层治理的各个领域,还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基层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学习和借鉴“浦江经验”,可以更好地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基层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浦江经验”还启示我们,基层工作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浦江经验”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实践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其精神实质和实践价值,将其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和方法,为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成都市新津区兴义镇人民政府 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