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2024年1月下/第2期
在工作中淬炼写作真本领
2024-01-22 14:51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凌蒙

曾经有一句顺口溜:跟着组织部,天天有进步。身为组织部的一员,我真切感受到“天天有进步”的深刻内涵,并不是得到升迁提拔,而是在做好组织工作中淬炼写作本领。这几年里,对如何写好组工文稿,我从“完全摸不到门道”到“半只脚踏进门槛儿”,体会颇深:文章是为工作服务的,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二者不能本末倒置。

文稿的内容从哪里来?从“研究事儿”上来。正如《务实求理》一书中谈道:“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这里的“事儿”,放在组织部门,那就是指具体工作。

刚接触评论文章时,由于我对组织工作知之甚少,写出的稿子常常浮于表面。2019年,我在省委组织部跟班锻炼半年,学习结合工作体悟撰写文稿;2020年至2021年,我又在自贡市委组织部学习宣传稿件、调研报告、领导讲话稿等综合文稿,慢慢学会站在推进工作的角度撰写文稿,以“我拿出来的稿子就是最终稿”的态度琢磨,搞清楚一项工作从上到下的要求、工作的重点、面临的问题瓶颈、立足自身的思路打算等。同时,练好政策理论基本功,既把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日常功课,深刻理解和把握蕴含其中的丰富道理学理哲理,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也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涉猎多个学科、多种领域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填补认知空白,消除视野盲区。

文稿写作,调查研究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调查研究能力。工作措施是实打实的,有了工作措施,才能把政策精神、决策部署、目标任务落实落地。要成为“笔杆子”,必须要学会研究工作措施,必须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以此吃透上情、熟知下情、通晓外情,真正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获取真实情况,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让写出的文稿更接地气。

文稿写作,解决问题是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写文稿也是为了解决问题,包括思想认识上的、事业发展中的、学习生活上的问题,针对某个已经暴露出来的或出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发表思想看法、意见建议,这是文稿写作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和价值所在。

我们在撰稿时,并不是简单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是一种互动,既有语言风格上的互动,也有观点上的互动,更有工作上的互动。要及时联系自身工作、业务属性、服务对象展开深入思考,推动写作由眼到脑入心。要让每一次文稿写作成为醍醐灌顶的专业训练、见筋见骨的实践锻炼、深学细悟的能力淬炼,不断练好写作“内功”,努力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作者单位/中共自贡市自流井区委组织部)(责编/黎梦竹)

编辑:丁志鸿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