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万春大道来到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和林村,这里林田水渠环绕、绿树掩映成荫,整齐划一的高标农田、古色古香的川西林盘、纵横交错的潺潺水渠……目之所及,皆是美景。
近年来,和林村认真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抢抓成都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示范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形成以村党委引领下的“稻蒜轮作”和“生态研学”一三产业“两核”主导,红七星大蒜精深加工产业区、现代农业全流程场景展示区、鱼凫农耕文化研学体验区“三区”协同,不断引入企业共建强村兴业致富链。2023年,和林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走进和林稻海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员蔡玖琼正在指挥村民熟练操作着水肥一体化设备,很快便完成了30亩蔬菜基地的浇灌。
蔡玖琼本也是和林村的村民,有着20多年种菜经验。去年,他将土地流转给了卓豪农业,凭靠经验丰富当上了管理员,带领本组的人管理着30亩蔬菜基地。
和林稻海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基地
“施肥、浇水都不需要人工了,拧一下装置开关就都解决了。现在,我现在一个月也能收入三四千块钱,每年还能拿地租,在家门口就业的感觉很巴适。”蔡玖琼笑着说。
和林村紧邻温江城区,距成都市区仅30分钟车程,也是古蜀鱼凫农耕文化发源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七星”大蒜主产区。借助区位和资源优势,运用绿色防控、物联网、无人机飞防等现代农业技术,对原有高标准农田进行改造升级,打造了集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公司一直秉承‘做给农民看,带动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宗旨,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用工全部来自当地村社。”卓豪农业负责人廖飞说。
农业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民三方共建共享、利益共享,像蔡玖琼一样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的村民,和林村还有很多。和林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黄秀说:“和林村的发展极大解决了周边群众的务工问题,年龄偏大的可以通过设施农业、安保、保洁等就地就业;中年人可以围绕娱乐、餐饮、销售等主动创业;年轻人还可以入职村里的新消费场景增加个人收入。”
“这里不仅有绿树成荫的川西林盘,还可以端着咖啡欣赏稻田麦浪和五彩油菜,感觉非常棒!”乡村规划师陈辰在稻田咖啡馆里享受着和林的慢享时光。
乡村振兴主题公园会客厅“稻语咖啡”观景台
去年,成都微格集团慕名来到村里调研,一眼便看中了和林稻海旁的闲置的房屋,又恰逢和林村进行成都市首批党建主题公园(乡村振兴主题)打造,双方一拍即合,仅用半年时间,就将房屋改建成了集公共服务、阅览空间、稻田咖啡、会议功能为一体的主题公园会客厅。
生态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又是一三产业融合的关键。从2017年开始,和林村先后投资6000余万元完成全村治林、治院、治水、治田“四治”提升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公服配套进一步完善,入驻链上企业已达到10余家。
“接下来,我们将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下好村企共建联手棋,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注入新动能,努力绘就一幅‘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乡村新画卷。”黄秀对和林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人民政府 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