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禾
2023年10月30日航拍的遂宁天齐锂业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现场。该项目于2023年10月26日竣工试运行。 图/吴奉家(C视觉)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2023年12月22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总结我省2023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在这次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准确把握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准确把握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准确把握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要求,坚定用以指导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分析研判2023年经济形势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实现良好开局
2023年,极为特殊。面对着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着投资乏力、消费疲软、外需不振等多重挑战,四川稳住了经济大盘,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安全防线扎得更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实现良好开局—会议这样总结我省2023年经济工作。
事非经过不知难。尽管不易,但作为经济大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自觉肩负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并作出“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发展目标。会议指出,新形势下做好我省经济工作有许多经验启示值得认真总结——
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坚决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四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必须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盼,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民生底色擦得更亮、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加强分析研判、强化运行调度,聚焦短板弱项逐一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必须坚持凝聚力量团结奋斗,动员和激励全省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汇聚起克难奋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妥善把握三对辩证关系
——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力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省发展环境仍然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我们要妥善把握“稳”与“进”、“立”与“破”、“质”与“量”,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切实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力。这三对辩证关系,透露出做好2024年四川经济工作的新信号。
先看“稳”与“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工作总基调都是“稳中求进”。“稳”是主基调,是“进”的基础和前提;“进”是方向和动力,只有“进”才能更好地“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四川现阶段追求的“稳”与“进”有什么特殊内涵?
从宏观大势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四川要肩负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就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这要求各级各地继续保持拼的状态、拿出拼的劲头,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从发展态势看,2023年全省上下逆境突围、追赶奋进,推动经济运行总体恢复向好。成绩来之不易,因此要稳住这种势头,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从市场形势看,2023年四川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拿出“真金白银”为企业纾难解困,有力稳住经济大盘。
以“进”促“稳”,四川将具体从哪些方面“进”?从会议作出的部署来看,至少有三个方向:一是坚持实体经济主导地位不动摇,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进”。二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上“进”。三是加强省内区域协同发展,从五大片区竞相发展上“进”。
再看“立”与“破”。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先与后,意味着各项工作都要有先后顺序,要推进各项工作之间更加协同;立与破,强调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同时把握好时、度、效,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具体到四川,又要“立”什么?“破”什么?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给出明确方向: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与会者认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先立后破”的关键。
这方面四川有基础也有条件。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今,四川已培育形成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全省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2023年首次突破60%,区域创新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在此基础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一手抓提升科技创新内核能级,一手抓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一方面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努力开辟新赛道。
最后看“质”与“量”。“量”主要指经济的规模、速度。四川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六,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正向着GDP总量跨越6万亿元台阶冲刺。“质”主要指经济的结构、效益、竞争力等。不少与会者认为,和东部发达省份相比,四川离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需在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持续用力。
如何才能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部署,并明确系列重点任务,包括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拓展发展新空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等。
与会者一致认为,妥善把握“质”与“量”,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这将让四川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抓好八项重点任务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勇挑重担,实干为要。会议指出,2024年经济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抓好各项重点任务—
一要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三要有效扩大消费和投资,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四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拓展发展新空间;五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六要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写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八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关键在党的领导、关键靠各级干部拼搏实干。
会议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四个抓落实”的重要要求,科学谋划强统筹,提高本领重实干,担当作为促落实,加强宣传提信心,努力把本地本单位经济工作做好,以实际行动为党尽责、为民造福。要用好主题教育成果,大兴调查研究,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全省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拼搏实干、开拓奋进,努力完成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