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范吴瑕
“乡村真是太美了!”2023年12月22日,冬至时节,成都市民佟丽和姐妹走进眉山市青神县兰沟村的竹里巷子,称赞不已。清幽整洁的巷子内,竹林一片葱郁,白墙灰瓦的农舍掩映其间,与小桥流水相呼应,每一处都宛如一幅画,游客们三五成群,悠闲漫步其间,闲话家常。
步步入画的乡村之景离不开一批有情怀、肯创新、会营销的乡村运营管理人才的协助。鲁成飞便是其一,作为村级集体公司——莺初兰沟旅游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莺初兰沟公司”)的运营管理者,他返乡后便做了竹里巷子项目。
这些年,从竹里巷子到竹里院子,从竹林湿地公园到竹博物馆,每一处发展都有乡村运营管理专业人才的身影。依托交通区位和竹产业等优势,兰沟村盘活乡村资源,吸引管理、技术、电商运营等专业化新职业人群回村,在农文旅发展中走出乡村运营“新路”。
谁来干
利益联结引得人才归来
从“抱着金饭碗讨口”到成立集体公司由专人来运营,村级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兰沟村的大变样不过三四年,而村庄的“逆袭”要从“人”说起。
过去,兰沟村主要依靠出租办公室和流转村集体土地来营收,年收入不到一万元。兰沟村党委书记赵小建说:“虽背靠竹编产业丰富的资源,但村子的发展仍面临着‘有土地无资金项目、有人员无专业技能、有资源无经营思路’的现实难题。”
为了改变现状,解决村庄经营难题,2019年,在仔细摸底后,赵小建和村“两委”在竹子上做起了文章。“我们成立全村第一家村级集体经济公司——莺初兰沟公司,制定了一个集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旅游商品开发销售、园林绿化、物业管理等服务于一体的旅游管理公司发展规划。”
方向有了,思路清了,盘活乡村资源的关键,还得靠人才。
“但村‘两委’成员更多是牵头村庄的发展治理等问题,在具体的项目运营、公司管理上,能力还是有所欠缺。”赵小建一针见血指出。
需求倒逼,没有专业的乡村运营人才,怎么办?
2019年,兰沟村向全国发出第一份“招募令”:招募懂农村、善运营、会管理的乡村运营管理人才。这一年,村里回引了14名返乡人才,在外做建筑生意的鲁成飞也在这时候回到了村上。
“这些人才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情怀、有资源、有运营头脑,但要让他们留下来安安心心为村庄运营发展出力,还要靠利益联结。”在赵小建看来,乡村运营管理是一个新板块,村子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也思考着以“股份分红”方式将村集体、专业人才、村民的利益联结在一起。
于是,回村后的鲁成飞入股成了莺初兰沟公司的股东,还担任公司的分管经理,主抓运营管理。他发挥自身优势,和村“两委”一道,抓住竹里巷子建设契机,带领公司承接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竹林湿地公园绿化维护、竹博馆物业管理等业务,如今已成长为兰沟村村委会副主任。
把乡村存量资源利用市场化的整合手段进行系统化、多维度的运营,兰沟村以村集体为依托,新成立了禧悦餐饮有限公司和竹编专业合作社。汤显峰、鲁鹏、徐俊红等一批懂产业管理,会经营服务,还能扎根基层的运营管理人、职业经理人相继加入。这无疑给兰沟村发展的开了一剂“良方”。
怎么干
持续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乡村运营,要放手让“专业人干专业事”。经过几年的探索,兰沟村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运营模式:旅游、餐饮、竹产业、农业四大板块各有人才。
鲁鹏,是村里的竹产业电商运营师。“我是土生土长的兰沟村人,家里一直在做竹编产业,但是网购平台上销售竹制品的店铺很少。从部队退伍后,我便回村开起了网店,售卖竹灯笼。”作为一名“90后”,鲁鹏行动力十足。渐渐地,鲁鹏拥有了一支自己的专业运营团队,实现生产、销售、售后一条龙发展。
青神竹编龙。供图/青神组
兰沟村竹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鲁鹏将在电商运营中积累的经验用于村里的竹产业发展,通过合作社村民的巧手编出了各式各样的竹编产品,再把这些竹制品多渠道销售,不仅为群众带来了就业,还拥有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订单。
专业化、职业化的运营,为兰沟村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2023年,兰沟村又新成立两家村级集体公司: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和青慧农业现代有限公司。发展的路子越来越宽,两家公司也有了专业的人来运营管理。
职业经理人徐俊红,是村里粮油产业发展的专家,不仅承包了1000亩高标准农田,带着村民共同致富,还经营着一家“竹里柴火鸡”,实现粮油自产自销。村级集体公司“青慧农业现代有限公司”成立后,徐俊红的专长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已经在思考如何实现农文旅的融合发展,“第一步在村南面建烘干房,后期配套仓储、加工等功能,形成完整的粮油产业链。”
从餐饮产业到旅游开发,从农业到竹产业,兰沟村逐渐找到了乡村“运营”的门道。
“门道虽然有了,但我们仍然面临专业运营人才紧缺的难题。”赵小建坦言,村里正在大力培育生态、田园、康养的乡村民宿,发展餐饮、竹艺、茶艺等多种旅游新业态,专业运营人才和产业工人已成为村庄发展的一个人才“缺口”。
最近一个月,赵小建和负责竹编专业合作社运营的陈波都在忙着竹编产业培训班的培训事宜,赵小建说:“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举办培训班,为村里培养更多的竹编产业工人,满足市场所需。”
让“专业的人来运营”,这是兰沟村村“两委”和新运营管理人一直坚持做的事。眼下,他们正在计划让更多的乡村运营师、职业经理人加入,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责编/陈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