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2023年11月上/第21期
泸州市:“一站式”化解群众纠纷
2023-11-10 10:27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图/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陈贤凤

10月27日一大早,在泸州市泸县太伏镇社会治理中心,专职调解员魏定英一到办公室,就打开“E网通平台”,时刻关注着上面的信息动态。一旦发现有矛盾纠纷,她就会主动约当事人到中心来调解矛盾,必要时还会请公安、法院、民政、人社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前来助力。“这样一来,当事人只进一扇门,就能让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魏定英说。

调解员郑国才研究纠纷案件。

“只进一扇门”背后,是泸州市为了破解矛盾纠纷排查能力不足、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等难题,依托综治中心整合力量资源打造的基层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

从“多头去跑”到“只跑一地”

泸州市首个镇(街道)级社会治理中心位于纳溪区安富街道。步入大厅,一体化开放式的受理窗口整齐排布,让人眼前一亮,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纠纷调解等功能室一应俱全。

据了解,该社会治理中心整合了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机构资源,实现了“多中心合一”,成为集信访纠纷调处、社会事件处置、风险研判预警、应急管理处突、监管执法检查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也是县级社会治理中心在镇(街道)治理的延伸阵地。

“如今,大到上百万元的劳资纠纷,小到邻里间垃圾桶的摆放位置,所有矛盾纠纷到这里都可以得到解决。”安富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杰介绍。今年3月,三江村村民申某三兄弟因矛盾纠纷求助到社会治理中心,依托基层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最终“握手言和”。

“很多矛盾不是一家机构就能解决的。”泸州市委政法委专职委员罗列介绍,整合法院、检察、公安、司法等部门阵地资源和服务职能的社会治理中心,对各类矛盾纠纷实行“一站受理、有效甄别、精准分流,就地调处、实时督办、依法引导”,形成严密的工作闭环和责任闭环。

“各部门协同配合,‘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实现社会治理单功能向服务管理多功能转变,达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目的,让群众办事解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罗列说。

从“让群众等”到“走进群众”

“你好,我了解到一起‘黄色’风险等级的矛盾纠纷,请相关部门协调解决。”2022年11月7日,太伏镇太平社区网格员刘校明在矛盾纠纷摸排中发现,某公司在天然气管道施工过程中,不慎将自来水管挖破,导致自来水涌入王某经营的眼镜行铺面内,致使眼镜行部分仪器与展柜受损,双方因赔偿事宜产生激烈矛盾。

太伏镇综治中心受理案件后,依托“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工作机制,立刻启动联动调解:召集镇社治办、村建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社区干部等进行研判,商定调解措施。

2022年11月8日,太伏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张永富将双方当事人约到综治中心,在多部门联动联调下,纠纷双方达成共识,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并与泸县人民法院法官远程视频连线进行司法确认。一周后,太伏镇“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开展回访,得知施工方已按协议赔付到位。至此,该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这也是泸县提升网格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持续抓好“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的真实写照。在罗列看来,利用网格员扎根基层、贴近群众、了解民情的优势,对矛盾纠纷实行“红、橙、黄、蓝”四色风险管控,将群众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转办,能及时掌握纠纷线索,快速响应群众需求,使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解决在初发、稳控在网格,真正实现从“让群众等”到“走进群众”的转变。

同时,为提高“解纷”效率,泸州市还采用县建平台、镇街使用的模式开发矛盾纠纷“E网通平台”。

“‘E网通平台’不仅录入了辖区内每起矛盾纠纷的基本情况,从接到矛盾纠纷开始,调解的步骤、节点、办理人,每一次的调解过程等均被详细录入系统。”张永富告诉记者,“E网通平台”采取“多方推送、摸排录入、群众申报”方式,全口径归集矛盾纠纷数据“一网交互”,实现了矛盾纠纷精准掌控。此外,还同步建立矛盾纠纷数据录入、交办、化解、回访闭环管理机制,能不定期抽取“E网通平台”后台数据并对矛盾纠纷进行动态管控、滚动追踪,实现从“被动防”到“主动管”。

从“粗放供给”到“精准匹配”

10月27日,太伏镇神仙桥化工园区的“村园共建”矛盾调解工作室内,调解员郑国才正忙着“回访”村民田某。

此前,太伏镇永利村村民田某,因自住房价值较高,征地补偿未达到预期,与村上多次多次协商无果。太伏镇“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研判后,对照矛盾纠纷“红、橙、黄、蓝”四色风险管控机制,将其判定为“黄色”,并通过泸县矛盾纠纷“E网通平台”线上分流,将此纠纷调解交办给“村园共建”矛盾调解工作室。

“‘村园共建’矛盾调解工作室是‘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向基层精准发力的探索。”罗列告诉记者,太伏镇神仙桥化工园区内征地拆迁、土地承包等复杂性矛盾纠纷多,牵涉面广、调处难度大,涉及多个行业领域。为此,泸县在园区内成立专门的调解室,并引进金牌乡贤调解、行业专业调解、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的方式应驻尽驻,实现矛盾纠纷就地解决。

在太伏镇工作了35年、擅长征地拆迁纠纷调解的郑国才,正是调解田某纠纷案件的负责人。郑国才多方求证,了解前因后果后,与镇自然资源所、司法所、社治办、派出所等有关部门会商研判决定,依托“镇呼县应、上下联动”调解机制,得到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多部门支持。

在联动调解下,纠纷双方最终同意聘请第三方评估公司对住房价值进行专业的评估核算,再根据评估结果,重新拟定补偿协议。一周后,纠纷双方签署了新的纠纷协议,镇“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根据“村园共建”矛调调解工作室上传的协议内容,远程在线司法确认,出具了民事裁定书。

如今,在泸州,一张基层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大网正在织就。(责编/冯雅可)

编辑:黄敏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