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网评
努力做新时代的“四有”青年
2023-09-18 11:13来源:四川党建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广大青年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有理想就是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远大志向。马克思指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新时代青年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融入国家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

敢担当就是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宽广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作为青年干部,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担当是一种精神,最需要的是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无私者无畏,无畏者才能担当。担当还是一种责任,敢于负责才叫真担当。只有胸怀大局,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所谓,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思路有多宽广,舞台就有多广阔。胸怀大格局,路行千万里,方有大作为,必成大事业。

能吃苦就是要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信念。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能吃苦是可贵的品质,也是青年向上、国家向前的重要推进力量。吃苦就是要坚定不移、拼尽全力做正确但是困难的事情、平凡但是琐碎的事情,就是要主动和自己较真,走出舒适区,挑战思维惯性,破除路径依赖,主动涉足前人未涉足的“盲区”、有碍社会发展的“禁区”、矛盾错综复杂的“难区”,不断开辟新的工作境界。

肯奋斗就是要有“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工作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越是百尺竿头,越要更进一步。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敢于亮剑、勇于亮剑,主动到一线去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手的“山芋”,在“急难愁盼”处磨练意志,在激流险滩中奋楫向前,勇当急先锋,甘做“拓荒牛”,矢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斗争到底。

(中共什邡市委组织部  田勇)

编辑:唐雄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