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2023年9月上/第17期
持续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2023-09-07 15:13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全局出发,对四川提出的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将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作为新时代治蜀兴川的重大责任,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持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取得明显成效。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指示精神

四川96.6%的水系属于长江水系,地表水资源约占整个长江水系净流量的1/3,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深情牵挂四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数次来川视察期间均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指明了四川厚实的生态本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四川是个好地方,山水秀丽,民风淳朴,文化多彩,是天府之国;指出四川生态环境地位独特,地跨几大地貌单元,生物资源全国第二,自然保护区全国第一,是千河之省。这深刻阐明了高品质生态环境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指明了四川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这深刻阐明了四川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四川的时代使命。

指明了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四川地处长江上游,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强调长江上游城市,要强化上游担当,不能沿江“开黑店”、排污水,要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想方设法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造福长江中下游和整个流域。这深刻阐明了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方针、原则、目标,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指南。

牢记嘱托、担当实干

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全省牢固树立“上游意识”,主动扛起“上游责任”,牢记嘱托、担当实干,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着力改善水质量,保障水资源,修复水生态,强化水安全,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强化制度保障,管水治水格局更加完善。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完善管水治水组织责任体系、制度体系、法治体系。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高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落地落实见效。建立水生态环境质量激励约束机制,将责任压实到最小单元。与云贵两省共同立法保护赤水河,是全国首个地方流域的共同立法。建立川渝长江、云贵川赤水河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21个市(州)全覆盖。

强化水污染综合治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饮用水、改善地表水、保护地下水。将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一项基本要求。将169个长江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纳入省级名录予以保护。把清水出川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4+1”工程,实施“三磷”污染、入河排污口、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2022年,全省长江流域200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断面达199个,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重视防治“看不见”的地下水污染。投入运行全国首个省级地下水环境管理决策系统平台和地下水环境预测预警系统。全省83个“十四五”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深入推进生态修复,水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基本完成广安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35.72%,高于全国11.7个百分点。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修复大熊猫国家公园栖息地26.56平方公里,联合甘肃省基本完成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要求,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实现自然繁殖。邛海被评选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在国家2022年考核试点中,四川水生态评估达91分。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流量得到有效保障。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全面停止5万千瓦以下小水电核准,全省5131座小水电完成整改3508座、退出1349座,退出数量和装机容量居长江经济带省份第一。建成“法规+规章+大水调机制+流域技术支撑”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印发实施13条主要江河流域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有效应对强降雨、重伏旱等险情。252个国省级调度管控断面生态流量日均满足率98.1%。

加强流域发展管控,水环境安全防线更加牢固。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和负面清单管理,全省近三分之一的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联合重庆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管理。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2022年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9.8%,高于规上工业16.4个百分点。已建水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和天然气产量居全国首位。积极化解流域环境风险,推进571条河流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编制。与周边省份签订协议合力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树立“上游意识”

强化“上游担当” 确保一江清水永续东流

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长江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四川地处上游,生态安全地位突出、责任重大,必须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确保一江清水永续东流。

要健全完善政策制度体系,齐抓共管推动工作部署落地落实。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多领域、各方面,非一地一域之事,更非一时一日之功,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依法治理、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切实担当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时代使命。

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以务实举措全力抓好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必须坚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统筹好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坚持追根溯源、综合施策,实现整体提升。

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动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切实优化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责编/刘艳梅)

编辑:易贝羽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