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2023年9月上/第17期
看“能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力军”
2023-09-07 17:06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刘艳梅

立秋过后,天气逐渐凉爽。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二龙村“核桃+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内,大片大片缀满果实的核桃树苍翠挺立。望着即将上市的新鲜核桃,“80后”陈智天心生喜悦。

返乡创业“能人”带领农户抱团发展核桃产业。供图/受访者

返乡创业的8年时间里,陈智天无数次来到这片核桃园。从荒山到满山硕果,陈智天将自己的青春融入乡村振兴浪潮中,带着当地百姓在希望的田野上逐梦前行。

推动乡村振兴,乡村“能人”队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广元市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返乡创业青年、土专家等各类“能人”有情怀、实力强、门路广的优势特点,带动村企联合、村村抱团,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优政策 引“能人”回乡创业

2015年,34岁的陈智天放弃在海外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国创业。为何会做出“下乡创业”的决定?“国内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昌盛,给年轻一代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政府也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如今,成立了公司并担任剑阁县果生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理事长的陈智天,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

2015年8月,陈智天在剑阁县考察时发现:剑阁县二龙村有大片平地,且土壤疏松、肥沃、湿润,非常适合规模化种植核桃。“留学生返乡创业,每亩地可以资助600元,并提供100亩地来做农产品加工生产用房……”在详细了解剑阁县的扶持政策后,陈智天更加心动。和家人商量后,陈智天当即决定与剑阁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协议,在剑阁县发展3万亩核桃产业。

为带动农户共同发展,2016年9月,陈智天与二龙村107户村民组建合作社,开垦改造荒地和低产低效林共3880亩,标准化栽植核桃10万余株。

在陈智天带领下,合作社尝试“核桃+中药材”的套种模式,围绕“核桃+中药材、休闲旅游、森林康养”融合发展模式,推行“园区+企业+小业主+小农户”经营模式,带领小业主、小农户抱团发展。“核桃就是我们村的‘致富果’!”如今,在合作社务工的二龙村村民龚仕成年收入能达5万元,收入稳定,生活安定。

在广元,像陈智天这样的返乡创业“能人”还有很多。当地政府通过健全完善返乡创业政策体系、搭建创业平台、提供指导服务等,引导返乡创业“能人”参与农业产业项目,让其成为带动乡村走上振兴的“生力军”。

重培育 让乡土能人“破土飘香”

和陈智天不同,今年56岁的母永禄是一名“梨乡刀儿客”(从事果树嫁接的能手)。他不仅是广元市苍溪县彭店乡远近知名的劳务经纪人,也是苍溪县首届本土人才“梨乡刀儿客”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获得者。

“年初,我组织32名‘刀儿客’利用40余天时间在甘肃平凉市开展嫁接,实现务工收入13万元。”眼下,母永禄正抢抓时节管理自家20余亩中药材基地,为年底外出开展嫁接工作做好准备。

乡村人才振兴,光靠引才还不够,立足本土培养能人才是长久之策。在苍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曹加伦看来,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关键是要有人教、有人带。

苍溪县立足本土有4万余名嫁接专业技能人才“刀儿客”的实际,将“刀儿客”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完善职称评级认定机制、搭建“梨乡刀儿客”工作室、技能帮带实践基地等,形成培育一批、带动一片的良性发展局面,推动乡村本地能人“破土飘香”。

“去年,我们通过‘线上+线下’‘专题培训+传帮带’等方式,开展‘梨乡刀儿客’特色劳务品牌专题培训57期次、3100人,培训合格率98%、就业率100%。”苍溪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副主任欧阳儒说。

聚力盘活人才存量,广元市各区县坚持把乡土人才作为宝贵资源加以关注、培养和使用,在政策、项目等要素上给予大力支持,引导他们向本地关键岗位和重要地区流动,为乡村振兴奠基赋能。

强发展 释放能人“乘数效应”

通过“外引”+“内培”,广元各地越来越多的乡村能人选择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助力振兴,“乘数效应”不断释放。

刘兴东,46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毛坝村人。2018年,他带着占地面积600余亩的“布谷布谷”民宿项目返乡创业,带动当地民宿产业快速发展。

“回乡发展民宿经济,完全是出于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在群山环抱的布谷布谷生态康养谷,刘兴东又回想起自己从律师行业跨界、大胆发展民宿产业的艰辛历程。

过程虽不易,但因为政府的支持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刘兴东一直满怀信心。2019年6月,布谷布谷生态康养谷一期开始运营,该项目以完备的功能设施和丰富的旅游体验,赢得了客人的称赞。

“在夏季、冬季旅游旺季的时候,必须提前一周预订才有房间。”刘兴东告诉记者,民宿经济直接带动了周边群众致富。目前,在布谷布谷生态康养谷就业的群众就有40人,最低工资每月3000多元,最高能拿到每月6000多元,人均增收达3万元以上。在刘兴东的帮助下,村里陆续建起好几家民宿,“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致富,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刘兴东说。

退伍军人刘渝也是广元乡村人才振兴故事中的一位“主角”。2016年,刘渝在老家剑阁县白龙镇先锋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发展高效经济植物元宝枫,从育苗、管理到加工、销售,刘渝一步步摸索学习,成了当地有名的“土专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模式,他常年为当地群众提供就近务工岗位,并积极带动群众共同参与元宝枫种植。几年时间,他累计帮助家乡293户群众脱贫,实现人均增收7000元以上。

人才聚乡村,发展添活力。广元坚持多措并举,聚力让各类“能人”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顶梁柱”、亲朋邻里的“好榜样”、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切实为和美乡村建设赋能添色。(责编/陈贤凤)

编辑:易贝羽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