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2023年9月上/第17期
乡村产业振兴的基层探索
2023-09-06 15:22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陈良云

保障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兴文县创新构建了“粮经复合、科技赋能、金融加持”的工作路径,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立足区位优势,统筹布局“粮经复合”产业。一是山下“稻虾种养”。在山下槽坝地区重点发展稻虾种养,创新推行小龙虾“无环沟平田养殖技术”,探索“一季稻多季虾”的种养循环模式,亩均产值超过1万元,实现了“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二是山中“粮药间作”。利用淫羊藿等中药材喜阴、与玉米生长周期契合等特点,在不适宜种植水稻的半山地区大力发展“粮药间作”产业,亩均产值超过3000元。三是山上“森林粮库”。树牢“大食物观”,着力推进“森林粮库”建设,实施竹笋丰产培育,同步发展林粮、林菌和林下养殖等森林食物产业。先后获得“兴文方竹笋”“兴文罗汉笋”等国家地标产品认证,2022年食用笋年产量达3万吨以上,亩均产值超2000元。

完善体系机制,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一是推动园区实体运行,推动“规模化”流转。创新建立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区,由县属国企负责园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土地流转中,县属国企与村资公司合作,统一流转土地,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土地整理。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经营。成功引导6家小而散的经营主体抱团成立“川虾农业公司”,统一种养标准、销售渠道。2022年,全县稻虾种养面积6万亩,淫羊藿、黄精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三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兜牢“规模化”保障。围绕土地“三权”,以土地经营权为核心,充分保障农民流转土地后的收益。在市场经营主体创造经济效益基础上,村民享有土地“经营权”流转费和“承包权”分红收益。2022年,园区核心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000元以上。

强化科技支撑,助力农业全链条现代化。一是推动产学研合作。建设西南小龙虾产业研究院、组建水稻专家工作站,携手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院地合作,建成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6家省市备案经营主体全部进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选育推广淫羊藿优良品种。二是推进数字化赋能。深化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打造兴文县智慧农业数据运营中心,运用大数据、物联网、遥感等技术,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智能病虫害监测、气象环境监测等应用系统,适时发布益农信息,科学指导发展精准智慧农业。三是推广机械化生产。率先推出稻虾平田种养技术标准和稻虾田改造技术标准,改造高标准农田约9.8万亩,满足水稻机械化耕种和小龙虾养殖需求。建设全程机械化服务中心,以“订单式、合同式”开展农机生产服务。构建精深加工链条,水稻初加工率达100%,积极发展小龙虾预制菜,推动农业产业与工业化联动。

做实金融服务,加速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财政奖补政策支持,县本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主导产业种苗繁育、品牌培育推广、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等项目。二是扩大社会融资。建立以社会资本为主导的资金配套模式,通过多渠道融资方式,近年来,兴文县在农业园区建设中先后市场化融资投入2.5亿元,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10.16亿元。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开发了“兴虾贷”“村资贷”等专用金融产品,设立风险基金3000万元,园区获得整体授信3亿元,解决融资主体资金需求。(作者系中共兴文县委书记)(责编/王兆伟)

编辑:丁志鸿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