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2023年9月上/第17期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
2023-09-06 15:07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吴振明

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四川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的关键阶段,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四川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了总体目标、锚定了主攻方向、指明了实施路径。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意义,着力“扬优势、锻长板,促创新、增动能,建集群、强主体”,为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四川服务国家全局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当前,全球格局深刻变化与蓬勃发展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相互交织。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前沿技术领域已经出现革命性突破,新科技革命将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必须把握新科技革命浪潮,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努力抢占全球产业体系的战略制高点。

我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化举措,体现了四川服务国家全局的使命担当。四川是全国经济大省和国家战略大后方,高校众多、科教人才资源富集,工业体系完备、产业门类齐全,农业优势突出、能源资源丰富,南向西向开放区位优势明显,承担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维护国家经济和产业安全、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助推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服务国家治边稳藏的时代使命。体现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四川的必然要求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作出总体谋划,明确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是经济大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向经济强省跨越的过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过程,其本质是生产力水平持续提升,并推动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的过程。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载体,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加快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

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是技术进步和产业自身的现代化,更为本质的内涵是产业门类之间、区域之间、大中小企业之间、上下游之间的高度协同耦合,对经济社会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支撑与联动。四川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这一四川现代化建设“总抓手”为统揽,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突出工业当先、制造强省,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以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统筹产业发展质量、规模和效益,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大力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促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产业提质倍增,着力培育一批千亿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六大万亿级产业。二是突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产业;前瞻性布局新领域新赛道,以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量子科技、元宇宙、深空深地、未来交通、光子芯片、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等为重点,推动未来产业加速孵化。三是加快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网络强省、数字四川”,促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推进企业信息化改造和经济社会信息化转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建设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向现代化经济强省跃升的必由之路

四川是全国第六个经济总量跨过五万亿元台阶的省份,是全国经济大省。同时,四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实现经济由“大”到“强”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以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组织方式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前,四川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期,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向现代化经济强省跃升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四川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遵循一般规律,又要体现四川特色、发挥四川优势。一是发挥好四川经济大省优势。在工业上,立足41个工业大类全部齐备的优势,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持续提升技术水平、产出效率、经济效益,加快形成现代化工业发展新格局;发挥农业大省优势,着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能源等战略性资源大省优势,推进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水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实现钒钛磁铁矿、稀土和碲铋等战略性资源高水平综合利用。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布局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等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大院大所“聚源兴川”行动,加快产业技术创新转化,建设好成渝(兴隆湖)综合科技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三是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载体,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开展“两业融合”试点,推动制造业向服务环节延伸、服务业向制造环节渗透。推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引导金融业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实施“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进消费、文化旅游等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围绕“农业强省”目标,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建设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们要按照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的重大任务。将市场主体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增强改革开放活力,完善产业发展支撑政策,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强的支撑保障。(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责编/张微微)

编辑:丁志鸿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