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2023年9月上/第17期
新使命下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
2023-09-06 15:02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陈叙

三苏祠内景观。供图/三苏祠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抱有积极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这告诉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使命担当中要坚定文化自信,并充分认识到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

三苏祠内景观。供图/三苏祠

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是由中华民族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命运所决定的。在新使命下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巩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我们曾在古代文明阶段走在世界前列,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但是在工业文明阶段中国错失了和全球同步的机会。在艰难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我们经历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苦难历程,民族的文化主体性遭受强烈的冲击。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就是不断寻找自我、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不断确认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又通过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极大地唤起了人民的文化自觉。继而我们走进了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得到极大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新使命时,在建设文化强国基础上加上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果说“文化”更偏重于精神价值层面,那么“文明”的内涵则更加广阔,包括物质、制度、精神等多个层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建设文化强国基础上更开阔宏远的目标,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经历了学习借鉴、创新创造,最后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丰厚底蕴。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成功实现中华民族的现代转型,它意味着更坚定的文化主体性、更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是由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所决定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现代化进程进入到中后期,也对文化功能的发挥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然要求我们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更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主体性精神。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社会人群的分化,思想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增大,一个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社会需要凝聚共识,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更高质量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来调适身心,增强人们对现代化的适应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文化建设提供更强劲的精神动力,以此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如果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丧失了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就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也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谈不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是由文化发展和文明演化的规律所决定的。在新使命下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处理好文化发展中学习借鉴与传承创新的关系。文明演化的动力一是来源于自身生产力发展的积累和文化的沉积,二是来源于文明之间的学习和借鉴。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增强在文化变迁中的主导性,否则就可能犯盲目守旧或崇洋媚外的错误。

要处理好与自身传统之间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迈向现代化的重要资源,也是维护民族情感和认同的重要源泉。我们既要摒弃传统文化中那些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部分,也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跨越了时空,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部分,来增强人们对现代化的适应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同理想、集体主义精神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忧患意识高度契合,其契合之处为二者结合奠定了前提,“两个结合”则让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更加坚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总之,在新的起点上担当新时代新的使命,需要极大地巩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的活力,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化,谱写当代华章。(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责编/黎梦竹)

编辑:丁志鸿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