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农村
甘孜州:党建引领促振兴 壮大产业谋发展
2023-06-15 17:12来源:四川党建网

近日,甘孜州巴塘县“书记龙门阵”主题坝坝会(第一期)在竹巴龙乡水磨沟村举办,邀请6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围绕强党建、激活力、拓渠道、增后劲等方面,分享产业发展“致富经”。

近年来,甘孜州委组织部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引领乡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取得实效。

一村一品创特色 产业发展铺新路

昌波乡坚持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采取“产业+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以锐哇村中蜂养殖基地为中心,积极引进方箱标准化养殖技术,与阿克荣莫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收购协议,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包装打造巴塘蜂蜜主要品牌。推动阿克荣莫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与淳安千岛湖千蜂郡种蜂养殖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助力中蜂产品推广销售,仅2021年和2022年两年销售额已达110余万元,户均增收2000余元。

中咱镇雪波村确立“一种、二养、三加工、四销售”的产业发展思路,整合900余亩耕地,用以种植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盘活村级闲置资产土地,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同时,成功引进泸州市龙堂均生猪养殖技术,投资114万元,建成3000余平方米的封闭式圈舍4栋和70平方米的饲料加工坊。2022年实现出栏生猪89头、猪仔72头,销售额达到30余万元。今年与县域屠宰场签订合作合同,预计7月前出栏402头,力争年底出栏1000头,预计能够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围绕服务抓增收 产村相融创双赢

竹巴龙乡自林贡村紧抓周边乡村农机服务空白时段,成立“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在政府扶持资金和农牧部门的指导下,投入247万元购置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53台,建设400平方米农机堆放间。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培训专业农机操作手9人,优先招聘本村道路运输从业人员9人,打造耕种管收、产地烘干、产后加工等“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链条,以本村先期收割121亩的效益辐射开展农作物收割261亩,破局困境收入。

中咱镇以党建引领汇集各种有利因素,形成以毛桃园区为核心,“树上养蜜、树中结果、树下种药(材)”的种养循环思路,培育香菇、藏猪、蜂蜜、毛桃、青稞五大产业。立足波浪村1200亩的黑青稞种植项目和巴塘特有的饮食风俗,通过产品深加工和品牌设计,成功研发“仁波”品牌系列的青稞饼干、月饼、蛋酥、萨其玛、桃花酿毛桃酒等产品,并入驻成都各大超市售卖,销售金额达35万元,实现全村149户年均增收较脱贫攻坚期增长4.64倍。

绿水青山变金山 农旅融合促振兴

格木村依托格木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打造及S459线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党建+生态”模式,由村党支部引领筹集资金30万元,打造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停车露营等多功能星空帐篷营地。建立利益链接机制和管理机制,组建“党员服务伴你行”志愿服务队,在全域内开展路障清理、道路指引等便民服务,奏响党旗红与生态绿的“交响曲”,2021年实现纯收入25万元。2023年已成功申报建设“高原江南,世外桃园”野奢帐篷酒店项目,持续打造 “可品、可看、可体验”的生态旅游景区。

竹巴龙乡水磨沟村以“党建+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十八军进藏渡口历史文化等资源,厚植党建引领的红色底蕴,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功招引企业投入700余万元打造水磨乡愁温泉驿站,建成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服务区。不断深化“巴塘先锋为你服务”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服务、宣讲巡逻、移风易俗等活动,提升“温度”服务,助力产业经济发展,推动集体经济收入从脱贫攻坚期的5万元高速增长至22.9万元。如今,“水磨乡愁”不但成为巴塘避暑休闲新的打卡点,也是甘孜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典范。

(供稿单位:甘孜州委组织部)

编辑:巫乃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