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2年12月下第24期
P. 44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42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永丰村:奔跑在幸福大道上
文 / 本刊记者 杨文娟 张磊
【镜头回放】 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永丰村拥有耕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步 地6320亩,水稻种植面积5760亩,建有
入稻田看秧苗长势,走进乡村话接续振兴。他叮嘱道,推进农 高标准农田310 0亩,连片规 模 种植
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要加强现代农 1500亩。
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 “我们村历来就是产粮大村,全村
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 土 地 流 转率 超 过 9 6 %,都用来种 粮
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步行察看永丰村污水处理池和村 食……”李雪平记得,当自己介绍村里
容村貌、考察村卫生站后,他叮嘱当地负责同志:“老百姓的事, 情况时,习近平总书记听得特别专注。
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总书记非常重视粮食安全,他强调
‘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
仲冬时节,天气变得愈加寒冷。广大乡村也到了农 地’。” 李雪平说,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永丰村跑出
闲的时候。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连片的高标准 乡村振兴“加速度”,迎来了不一样的“丰景”。
农田里依然满目生机,农人驾驶着各类现代化农机装 “今年,我们村把一些瓜田调整为水稻田,水稻面
备在田地间纵横驰骋,翻耕土地、铺地膜、种青菜 积比去年增加了130亩,同时还试种了106个新品种。” 李
苗……繁忙的场景一如秋收时那般热闹。 雪平介绍,今年全村水稻平均亩产680公斤,核心区水稻
永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雪平陪着远道而来 亩产达700公斤,粮食总产量超过了4000吨,“是近年来
共商合作的客人沿着村道溜达,一边比画一边欣赏忙碌 收成最好的一年”。
却井然有序的现代化农耕场景。身后农房的墙壁上,一 粮食产量上去了,品质亦在不断提升。9月23日,中
行黄底大红字格外醒目——“永丰永丰,永远丰收”。 国第五个农民丰收节,永丰村正式推出“东坡永丰”
大米品牌,永丰大米销往全国各地,端上更多消费者
永丰村的“丰景”
的餐桌。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就说永丰村是个好名字, “卖得特别好!看看这优质香型大米的色泽,煮出
寓意永远丰收。”时隔半年,李雪平依然清楚记得总书 来口感软糯,香味扑鼻,很受欢迎……”李雪平把记者
记来村视察时的每一个场景、说过的每一句话,“一想 带到村委会门口的粮食产品展台,像宝贝一样摩挲着一
到总书记的话,我就充满了干劲!” 袋袋珍贵的粮食,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6月8日,芒种刚过,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考察, “这就是我们的‘金饭碗’,我会时刻谨记总书记的
首站就来到岷江之畔的永丰村。 话,守好田、种好粮,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我们自
作为四川省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东坡区现 己手中。”李雪平郑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