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2年9月下/第18期
P. 70
● 脱贫攻坚进行时
68 喜迎二十大 | 我们的十年
“破冰”之举,2010 年西南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将杨 月,《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
其新教授的 6 项专利作为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试 决定》明确提出:以明确科技成果权属为突破口,完
验的第一个案例,成功将由西南交大所有的专利变更 善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制度;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
为该教授团队与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同所有,然后经第 属混合所有制试点,明确科技人员与所属单位是科技
三方评估作价500万元入股成都嘉州新型防水材料公 成果权属的共同所有人。
司,杨其新教授团队持有其中的 300 万元股份。该成 在已有改革的基础上,2016 年 1 月,西南交大出
果在成都嘉州新型防水有限材料公司内又经过 3 年多 台《西南交通大学专利管理规定》(简称“西南交大九
的产品化研发,在 2014 年完成了产品化,现已实现销 条”),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实施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
售收入 4500 多万元。 所有制,使职务发明人首次拥有了职务科技成果的所
有权。明确科研人员和学校可通过既有专利的分割确
从试点到四川改革创新试验
权和新专利的共同申请两种方式共享知识产权,由此
2021 年 3 月,西南交大电气工程学院李群湛教 正式启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验。
授牵头的“新一代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关键技术 近年来,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
与应用项目”团队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 相继发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
类一等奖。 在西南交大,产权的比例确定为学校占有知识产
目前,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转化的成效显著,以 权的 30%,成果完成人团队占 70%。“千激励,万激
自主知识产权、合作共赢生态锁定了千亿市场。该核 励,不如产权激励!”西南交大党委书记王顺洪说,
心技术能够投产使用,离不开同相供电技术成果的成 “产权激励激发了科研人员转化成果的内生动力,突破
功转化。 了科研人员‘不愿转’的第一道关隘,一批长期得不
然而,在同相供电技术成果转化初期,李群湛教 到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迅速进入了转化阶段。”
授团队也遇到了和杨其新教授团队类似
的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
据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 年,学
校批准李群湛教授团队成立公司来推广
这项先进技术,但在转化过程中却遇到了
问题,因校外合作方对专利没有所有权,
担心产生知识产权纠纷,投资打了水漂。
在探索陷入胶着状态之际,我国全面
深化改革的大环境和四川省改革创新的
政策出台给李群湛教授团队等“探路者”
吃了一颗定心丸。
2015 年 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
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将四川确定为全国 8
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赋予四川依
托科技创新等先行先试权利 ;2015 年 11 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在西南交大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