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云珍羌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伊珎羌绣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云珍
我出生在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正河村,在这里,羌族刺绣是羌族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元素,也是很多当地妇女的生活物品。受外婆和母亲影响,我从小就对羌绣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耳濡目染下,9岁时,我就绣出了第一件完整的作品——一双绣着紫色羊角花的鞋垫。
随着家乡的旅游发展,羌绣逐渐被外界关注。2003年,我身上的围裙被一位浙江游客看中,卖了550元钱,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以前我只知道羌绣是羌族人不可或缺的物品,还不知道有这么多人喜欢羌绣、支持羌绣。
从此,一颗梦想的种子在我心中萌芽并快速生长:一定要把羌绣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于是,我主动收徒弟,开办寨子里的“绣娘班”,把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2015年,我创办了“扶贫公益作坊”,穿梭于全县各个羌寨,免费培训绣娘2万余人次,带动500余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绣娘们通过飞针走线绣制羌绣,打开了一条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然而,由于羌绣产品单一、现代感不足,我成立的云珍羌绣专业合作社开始面临游客不买单等问题。我开始思考羌绣的未来,我想民族文化不仅要传承,还要创新,这样才能“活”起来。
为了渡过难关,我外出学习、参观,不断地摸索和努力,新开发的系列产品不再局限于衣服、腰带、鞋垫等,还增加了饰品、文具、箱包等。2019年,专合社开发的新产品获得了“四川省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如今,我们的羌绣作品从小小的寨子走上了成都、深圳、天津、澳门等城市的展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这个浑厚而古朴的艺术形式,羌绣成了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现羌族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
传承羌绣是我一辈子的事业。未来,我要让羌绣技艺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我要为家乡发展多做一些实事。作为非遗传承人,我将继续摸索、不断创新,把新的理念、新的元素充实到羌绣作品中,开发更多与现代人生活接轨的羌绣新产品,让羌绣走向更大的舞台,把羌绣文化做成品牌、推向世界。(责编/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