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心。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要始终坚持党建赋能基层治理,强化党员干部示范引领,释放党建的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有力推动“网格化”管理落实,更好地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实际难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倾听群众心声搭建“好平台”。“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要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不断增进党群干群联系,凝聚起推动问题解决的强大合力。党建赋能基层治理,就是要依托基层党组织,主动搭建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意见的“好平台”,切实畅通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摸清楚群众的愿望和诉求,找准工作差距和不足,及时主动有效为群众排忧解难。
为群众解决问题找到“联络人”。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党员干部要当好“店小二”,既要端正服务态度,真正弯下腰、沉下身,也要提升服务本领,成为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等问题的“行家里手”,真正让群众能找到人,更能办成事。强化党建赋能基层治理,要引导督促党员干部主动到群众的身边去走访了解,通过“上门服务”,与群众“零距离”“心贴心”,让群众看到党员干部作风、态度的改变,赢得群众更多的信任与支持,与群众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及时、有效化解和解决各类矛盾问题。
为群众纾困解难换来“好声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做好基层工作,提升治理水平,赢得民心,就要把党的领导植根基层,植根人民群众,扎实做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加强组织建设、基层党员干部管理、服务群众等重点工作,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建赋能基层治理,要真正把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摸清,把群众的“急盼愁盼”等问题找准,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过程中,更好地找到基层治理的关键处、突破口,更快速地找准解决矛盾问题的好办法,有效解决好各类矛盾问题,以工作好成效换来群众“好声音”。
推动基层治理,既要加强党的领导,也要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岗位能力、为民意识,要紧紧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凝聚起党群干群强大合力,更好地化解基层治理中的各种难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蒋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