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用上了‘村级事务积分制管理’微信小程序,积分变得更加即时化、可视化,村民们都不甘落后,争先为村级发展出力献策,现在社区环境变美了,邻里关系和谐了,群众干劲更足了。去年,我们还被评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社区。”向阳镇同花社区党委书记刘长敏激动的说。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步伐加快,2021年广汉市在四川全省率先推行“积分制”管理,并将“积分制”与数字乡村建设紧密融合,用好“为村”、“村级事务积分制管理”微信小程序两大数字工具,构建乡村“智”理新模式。目前,“积分制”已在全市120个村(社区)全域推广,12.4万户家庭建立线上“积分档案袋”,32.6万村(居)民纳入“积分小程序”管理,覆盖率超过55%。
线上线下科学“育”。在农业农村部指导下,积极对接腾讯前沿资源,构建线下和线上相融合的人才培育体系。以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试点为主题,承办全国首期“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治理骨干培训班,改传统“讲座式”培训为“送教培训、深圳培训、研学培训、回归分享”的“分段式、进阶式、参与式、重转化”培育模式,共培育治理骨干60名,其中9名回归广汉率先开启“积分制”试点。用好“为村耕耘者”知识分享平台,广泛组织村(社区)“两委”成员、农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完成“耕耘者”振兴计划线上培训课程,培育乡村人才200余名,努力实现“培养一批人,带动一个村”的目标。
全员参与精准“定”。借助腾讯“为村”党建“云阵地”、服务“云大厅”、治理“云平台”的数字化优势,引导120个村(社区)10.5万群众在线上广泛开展“积分制”意见征集、宣传推广、答疑解惑等,扩大积分制影响力、覆盖面。同时,坚持扭住“全员参与”关键点,通过“三上三下”的方式,实现群众参与条款制定、意见征求、签字认可、新规知晓“四个全覆盖”。按照“三有三分”原则,以户为单位建立“积分档案袋”,采取“5+X”的模式,将爱国守法、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等5大类40项纳入积分量化条款,坚持“弱什么、评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的设置动态积分项目X,构建切合实际、精准实用、动态调整的积分体系。
数字赋能智慧“累”。为解决积分统计量大事杂难题,与腾讯合作开发“村级事务积分制管理”小程序,率先在全省推广运用。通过小程序线上积分、审核、公示“三大功能”,实现积分录入、审批、存档管理数字化。搭建智慧场景,利用小程序定期对积分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村民参与村庄发展事项分布图,镇村干部可更直观了解治理效果及村民参与度,为村级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通过对结果的实时公开、排名,村民之间“照镜子”,营造比学赶超的火热氛围。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2.4万户家庭32.7万人纳入积分平台系统,线上积分超过5万分,家庭最高积分达572分。
因果挂钩强化“用”。以量化积分考核评比为抓手,积极探索正向激励机制。用好精神激励,根据积分排名定期评选优秀党员、模范村民、文明家庭等,各村(社)共举办“积分制”活动8场,表彰先进242人,文明家庭186户,并通过“为村”宣传先进事迹20例。辅以物质奖励,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激励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全市共设立积分超市7个,开展兑换19次,惠及村民4000余户。给予政策支持,拓展“党建+金融”成效,积分靠前的家庭和个人享受更高信用贷款额度,构建信用体系;发展有思路,积分高、治理好的村优先安排项目、资金,今年优先向8个村匹配中省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800万元。
“广汉市的不少村庄都有数千村民,有了积分小程序极大的提高了积分推广的便捷性,现在积分制已在全市120个村(社区)铺开,‘数字化’积分管理带来的变化也随处可见。如,金鱼镇月湾村的包家堰作为该村重要灌溉沟渠,因年久失修,无法将水源引入农田,成为村民的‘伤心堰’。月湾村委和村民齐行动,积极筹钱筹劳,用时仅3月完成修复,自此‘伤心堰’变‘欢喜堰’。既给村里带来了方便,又增加了家庭的荣誉值,村民们都乐开了花”。广汉市城乡基层治理促进中心田元说。
(四川省广汉市委组织部 胡吉 杨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