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那么多年,现在退居二线了,也该歇歇了!”时下,这样的说法、想法在一些“二线干部”的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这些看似“有理”的话,也折射出“二线干部”的自我放松心态。应该说,“退居二线”干部工作尽管退出了领导岗位,但仍然是在为党为人民工作,自然也应该调整心态、重整戎装,自觉担当作为,认真做好传帮带,干好分内的事情,不可享受在职“退休”待遇,这才是“二线干部”应有的政治觉悟和宽广胸怀。
调整“波动”心态,重整戎装“履新战位”。个别“二线干部”由于退出领导岗位,起初心理存在落差,因而对新工作岗位一时无法适应,主要表现是工作激情明显减退,工作干劲开始松懈,工作效率有所减缓,自我要求有些放松。这样的做法就涉及个人心态、个人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等问题,需要及时调整波动心态,及时转变思想,珍惜为党、为国、为人民工作的机会,端正岗位转换的心态。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现在岗位,主动从心理上去接受、从工作上去适应、去配合别人的管理工作,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自己的新岗位上,一如既往继续关心、支持、参与本单位工作,积极为本单位发展献计出力。
转变“管人”思维,披挂上阵“帐前听令”。一般来说,“二线干部”大多安排在原单位工作,除了不在领导岗位上,不再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外,其他的没有什么变化。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二线干部”应该像过去别人支持自己的工作一样,打心眼里自觉自愿服从单位现任领导的管理和安排,不拈轻怕重、不推三阻四、不怕苦怕累、不推诿扯皮。要严格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用实际行动去赢得领导和同事的尊重与认可。
适应“单兵”行动,磨刀霍霍“征战前线”。“二线干部”过去担任领导职务,对本单位工作负有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统筹统揽的使命和职责。但退居二线后,履行全局性、整体性的决策责任没有了,但履行具体工作、积极建言献策、献计出力,提供好主意、“金点子”的工作责任心不能丢。当单位需要自己献计出力时,“二线干部”更应该宝刀不老、挺身而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凭借自身丰富的领导管理经验,主动向单位现任领导提供具有较强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方案策略,切实让本单位顺利渡过难关,真正不辜负党的长期培养和期望,切实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珙县 文良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