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综合信息
盐边县金河村:联村共建强产业 抱团发展稳增收
2020-11-10 17:46来源:四川党建网

金河村位于盐边县桐子林镇,地处雅砻江北岸,与盐边县城隔江相望,距攀枝花市区25公里,幅员面积77.08平方公里,辖双箐、河口、磨刀坪、纳尔河4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7582798人,有党员116名。近年来,金河村村党委为让全村农户“腰包鼓起来”,积极回引优秀农民工进入村“两委”,成立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芒果产业,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规模种植凯特、椰香、金煌等十余种芒果,面积达5万余亩。2019年,金河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481元。

金河村地形以二半山区为主,最高海拔1700米,最低海拔1000米,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具有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等特点。以前,村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这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全靠肩挑背磨,并且面临干旱风险,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局面,这也让金河存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光棍村”。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成为了金河村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支部带头,敢于尝试,积极探索发展新产业

金河村从一个省级贫困村一跃成为桐子林镇打造亚热带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重点村,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重点打造的绿色晚熟芒果基地,得益于三点。首先,得益于有一个强的支部班子。金河村从1999年开始尝试种植芒果,当时全村仅几户人种植芒果,人均收入仅1800元。面对这一状况,金河村党支部深刻认识到:金河村村民要想增收,必须充分利用地理和气候的优势,因地制宜,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发展壮大芒果产业,形成规模化连片种植,才能见效益。其次,得益于有一支强的党员队伍。针对村民们对于放弃种粮食转种芒果的犹豫,党员干部先从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入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与群众座谈、算经济账,率先带头将自家田地全部种上芒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农民亲眼看见,相信特色产业能带来实惠。最后,得益于村“两委”齐心协力。村“两委”主动作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四处筹集资金争取项目,加大对村上道路、水利灌溉、芒果收购点的建设,不断改善村里基础设施,用智慧和汗水,带领全村群众向更加富裕之路前行。正是由于“两委”的核心引领和全村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全村群众踏踏实实搞生产,兢兢业业促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金河村已建成绿色芒果园6万亩,培育50亩以上党员种植大户57户,带动全镇1000余户发展芒果产业,全产业链年产值达4亿元以上,提供农民工就业岗位400余个,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765元,同比增长8.7%。

如今,金河村探索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沃尔森芒果庄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芒果现代示范农庄,成立了金河芒果协会,成功注册“金河”“霸王龙”牌芒果商标,“金河”芒果取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做到了产地环境优良化、生产管理绿色化、销售模式多样化,产品远销新疆、哈尔滨、北京、海口、西安、成都、重庆等地,是攀枝花市闻名的万亩芒果生产基地,是盐边县打造的具有亚热带特色的集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度假于一体的重点村。2016年金河芒果基地被纳入出口芒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区。

联村并建,抱团取暖,集体经济优势凸显

虽然金河村的芒果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村里的果农仍然单打独斗,各顾各家,单户芒果种植无规划、产量低、规模小,且存在内外两方面问题,严重制约金河村芒果产业发展——对内,芒果品种少、质量差、种植无规划,导致农户间芒果同期上市、同质发展、相互竞争,芒果产业越来越差;对外,招牌打不响,规模小,吸引力弱,果苗、农资等产品零售价格较高,并且,芒果收购价格都是由批发商说了算,果农没有话语权,一年下来没比以往多赚钱。为改变这种状况,盐边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在芒果产业发展较好的桐子林镇金河村等10个村,组建了标准化芒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全村果农吸收进入合作社,并与远东农业、锐华农业等龙头企业组建芒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这种联村并建以及“企业+联合社+专业合作社+支部+农户”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积聚资源,提高品质,服务群众,增加收入。

加入联合社以后,果农不用再像以前一样独自挑选眼花缭乱的农资产品,农资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果农还同时享受联合社的价格优惠及技术指导,实施绿色防控,使用套袋技术,减少果农化肥、农药使用,打造无公害绿色产品,切实提高了芒果质量。2012年锐华公司金河芒果基地获得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认证,是攀枝花市首个获得认证的特色水果生产基地。

为解决内部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村党委牵头制定种植计划,合理安排农户的芒果品种、数量,促进芒果产业多样化发展,截至目前,已有凯特、椰香、金煌等十余种芒果,早晚熟芒果错峰上市,能够满足更多客户需求。村党委还定期开设芒果种植课堂,向果农传授科学种植经验,创新节水灌溉,有效保障了芒果产量。

联合社的发展使得整个盐边县芒果产业规模得到巨大提高,各村果农同气连枝,在芒果价格上也有了话语权,通过“自营+委托”“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以“霸王龙”为主打品牌的金河村芒果销往了全国各地,甚至远销俄罗斯、韩国等国外市场,2016年6月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芒果安全示范基地”。

党建引领,联村共建,加快发展集体经济

近年来,金河村党委按照“产业相连、资源相融、发展互促”原则,推进联村共建,统筹整合特色农业资源,实现产业抱团发展。2019年争取到扶持资金130万元,并成立金河村集体经济组织,吸收全村果农加入,彻底实现果农变股东的巨大转变。经多方协商、反复论证,金河村党委决定将集体经济扶持资金130万用于投资芒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专合社负责为芒果种植户提供物美价廉的农资、实用的种植技术、成熟芒果代收代销等服务,同时专合社每年固定支付金河村投资额8%的收益及专合社年经营净利润1%的分红,进一步壮大了金河村集体经济。

【经验启示】

因地制宜,要充分挖掘本地自然优势,结合实地考察、市场调研资料,择优发展经济作物,给百姓指明产业发展方向,以全村之力发展壮大规模,增强产业吸引力;

利用集体经济模式抱团取暖,扩大规模,规划种植,获得行业话语权,提振果农信心。

创新发展模式,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打造本地龙头企业,壮大全村集体经济,鼓起村民腰包,增强村民干事创业信心,提高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编辑:易贝羽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