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由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主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承办的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全国党刊研究会)2019年会在成都举行。
会上举行了全国党刊红色教育联盟四川基地授牌仪式。经过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的充分调研和细致遴选,经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批准同意。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四渡赤水干部学院、绵阳市“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小平干部学院、大巴山干部学院、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长征干部学院7家单位成为全国党刊红色教育联盟四川基地。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余昌祥,中宣部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巡视员)刘建生,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青,中国期刊协会副秘书长刘晓玲,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党刊分会主任委员杨树弘,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泽刚为7家单位授牌。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攀枝花市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诞生的城市,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龙头、核心和成功典范。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三线建设给攀枝花镌刻上了火红的时代烙印,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红色遗产。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由宋平同志题写馆名,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藏品最多的三线主题博物馆。博物馆目前已收集了中央和全国十三省区各类三线建设文物20000余件(套),图片2万余张,其中包括60余位中央领导同志亲临三线建设指导的文献、图片资料及文物;采集了国家相关部委、省、市、企业三线建设领导者、亲历者和研究学者等各个层面高清口述历史视频120人、8000多分钟,收集了其他三线建设时期视频资料3000多分钟。另外,还收藏有解放军总装备部调拨的坦克、大炮、装甲车等军工方面文物。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展陈由全国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党中央的决策发动、十三省区三线建设的展开情况、三线建设推动发展的中西部城市和重点项目、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攀枝花的开发建设、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和成就、三线建设的精神传承七大部分组成,全面展示和反映了中国三线建设的历史全貌,以全局的角度、历史的厚度、时代的高度,展现了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被评为全国2016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主题展陈。
四渡赤水干部学院
四渡赤水干部学院位于中央红军四渡赤水重要渡口的四川省古蔺县太平渡赤水河畔,所在的古蔺县系中央红军入川第一县,是红军四渡赤水每渡必及、全程见证的唯一县,是中央红军长征转战时间最久、转战路线最长、转战地域最广的县,所在的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学院秉承“赤河载道、丹心渡人”的校训,坚持以“触动灵魂、增强党性、坚定信念、砥砺奋进”为培训宗旨,主要开展党史党性教育、红色传承教育、素质拓展训练三大培训。学院推出专题教学、现场教学、访谈教学、体验教学、实践教学、激情教学“六位一体”教学模式,主要开展组建一个红色团队、开展一次军事训练、聆听一堂党史讲座、观看一部革命电影、参观一次革命展馆、重走一段“长征路”、做食一次“红军餐”、开展一批拓展项目、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撰写一篇党性报告的“十个一”教学活动,开发有“党史党性+红色传承+两化互动+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等教学路线。
绵阳市“两弹一星”干部学院
绵阳市“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是以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促进军民融合发展为办学宗旨的一所互动性、开放式、网络化的培训学院。学院自2017年成立以来,坚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旧址,大力整合红色资源,持续用力做好软硬件各项建设,突出特色抓好干部教育培训,社会影响快速提升,培训生源不断增长,先后承接全国各地、各系统、各单位专题班次370期,参训学员3.15万人。
学院坚持学员培训模块化,教学方式多元化,研究确立了“两弹一星精神、军民融合发展、国防爱国和创业创新”四大培训模块和“理论教学、影视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拓展训练”五种教学方式。打磨《两弹一星精神内涵及当代价值》《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等二十余门核心课程,创作《一生家国梦拳拳赤子心》《生如夏花》等影视教学课程,编排讴歌“两弹一星”元勋英雄事迹话剧《国魂》,打造中物院科学技术馆、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827所)、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624所)以及李白故居等十余个现场教学点,开发“邓稼先小道”“两弹一星亲历者讲述”等体验式教学、访谈式教学课程,搭建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培训课程体系。先后荣获“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四川省十大党史党性教育现场”等殊荣。《隐形的丰碑》《我们那些年》两门课程被省委组织部评为“2018年度好课程”。
小平干部学院
201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中明确设立广安农村干部学院。广安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按照“资源国有、政府支持、师大举办、创新运营”的原则签订共建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广安农村干部学院)协议。2015年3月,学院在市委党校挂牌并正式运行,与市委党校融合发展。2018年10月更名为小平干部学院。中组部已将小平干部学院纳入全国党性教育示范基地目录。
把邓小平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突出“小平故里”“红岩精神”“改革开放理论”“乡村振兴”四大特色,开发出30多个现场教学点和《邓小平的为民情怀》《邓小平与中国改革开放》《邓小平在广安的16年》《回顾华蓥山武装斗争弘扬红岩精神》等一批特色专题课程;创新推出献花仪式、重温入党誓词、学员政治生日以及“八个一”特色教学活动(听一堂邓小平理论专题课,看一部邓小平影视剧,唱一首邓小平歌曲,讲一个邓小平故事,传一段邓小平名言,诵一首邓小平诗词,走一段游击队小道,吃一顿游击队套餐);总结提炼出了“理论溯源、历史再现、现场体验、感恩实践”16字党性教育方法,努力把赴广安学习培训活动打造成为“党性教育的铸魂之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寻根之旅、幸福生活的感恩之旅”。学院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四川省党员教育培训省级示范学院”称号。
大巴山干部学院
巴中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和首府所在地,红色资源丰富,登记在册的革命遗址、遗迹908处,拥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红军石刻标语群和红军将帅碑林,被誉为革命露天博物馆。
大巴山干部学院筛选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等13处作为“红色熔炉”现场教学点,整合资源重点打造,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现场教学点位。设计可看可学的精品线路。围绕“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政治灵魂”主题,精心设计红军将帅碑林——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刘伯坚纪念馆等6条3-7天的精品教学线路,让学员一路受洗礼、一路受教育。开发触及灵魂的品牌课程。整合省市党史专家力量,开发《川陕苏区的创建及历史作用》《弘扬红军精神 走好长征路》等6堂专题课,打造《生是为中国 死是为中国》《无衔女将军张琴秋》等8堂微党课,编撰《川陕忠魂》《川陕苏区的斗争》《红韵》等10余部红色书籍,将可歌可泣的战斗史诗、红军精神转化为鲜活的教科书、营养剂。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采取引、育、聘并举,形成党校专业教师+高校专家学者+本土红色专家(学者)+红军精神传人的教学科研队伍。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三苏祠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原为五亩庭院,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模拟重建。三苏祠既保持了苏氏故居的风貌,又体现了祠园建筑的古朴幽深。肃穆中有疏朗之气,典雅中而洋洋大观。庭园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庄重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祠内供奉陈列有三苏及子孙、女眷塑像,还供奉有眉山始祖苏味道画像和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碑廊陈列石碑150通,其中宋、明、清、民国碑约30通,苏东坡手迹刻石80通。除此而外,馆内还收藏有数千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
三苏祠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被省纪委、省监察厅命名为“四川省廉政教育基地”;2012年被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认定为“三苏文化社科普及基地”;2013年被中纪委、监察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获得首届“四川省城市文化名片”“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2014年被四川省旅游局评定为四川省廉政文化进景区示范点,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服务名牌称号。201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被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授予“东坡文化传承发展基地”牌子,被四川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四川省廉洁文化基地”。
长征干部学院
2015年6月,阿坝州依托独一无二的红军长征文化和不可复制的雪山草地资源,率先在全国民族地区创办长征干部学院,坚持把“弘扬长征精神、锤炼坚强党性”作为办学主题,把“吃红军饭、穿红军衣、走红军路、尝红军苦、唱红军歌、扬红军魂”作为办学方式,把“爬雪山、过草地”作为办学品牌,大力实施“2015年立足全州、2016年走向全省、2017年面向全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建设一流党性教育基地和长征精神研究基地”两大发展目标,着力将长征干部学院打造成展示长征精神的窗口、体验革命传统的课堂、锤炼党性修养的基地、践行群众路线的平台。
学院成立以来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650余期、培训3.2万余人,培训对象逐步从州到省,拓展到中央有关部委和江苏、广东、山东等19个省(市),长征干部学院已逐步成为全省、全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锻炼的首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