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其他
涪城区石塘镇范家村:探索“331”亮剑工作法
2017-10-30 18:10来源:四川党建网
涪城区委组织部 陈鹏

近年来,绵阳市涪城区石塘镇范家村党委以涪城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为契机,在推进“3+2”书记项目中探索实施“331”亮剑工作法,鲜明“强核心,让群众坚定跟组织走;做示范,让党员在项目建设中比贡献;夯基础,让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享成果”,走出了一条党建强发展、促发展、保发展的“为民、靠民、惠民”之路,掀起新一轮大开发大发展热潮,奋力建设幸福美丽新范家。

抓好三个群体,亮剑组织建设强发展。“上下”压干部。全面完成村党委升格各项工作,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层层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和《履职不力主动辞职承诺书》,打通下的通道,形成倒逼压力,打造一支讲政治、讲担当、讲规矩、讲奉献的“四讲”党员干部队伍,真正让村支“两委”和村社干部硬起来。“严管”促党员。聚焦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党员“三亮三比三评一定”,划出不合格党员15条标准,严格执行“四定三谈两帮带”处置工作规范,打通党员出的渠道,真正让党员队伍强起来。“荣辱”激群众。用好范家村“全国民主法治村”这块牌子,坚持在学法用法实践中引导群众,开展村民诚信体系测评,按照“抓两头带中间”工作理念,实行诚信正向激励和失信综合惩戒,教育引导群众知荣辱,真正把群众人心聚起来。

用好三个载体,亮剑重大项目促发展。党员作表率。坚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检验和识别党员干部,通过开展重大项目建设优秀共产党员创评,村支“两委”带领村社干部攻坚克难,普通党员看齐村社党员干部,涌现出了老党员高万科等10余个带头拆迁的先进典型,拼出了118天拆除374户农户、28天拆除43户难拆户、7天推青2800亩的涪城拆迁第一速度。家庭树新风。结合精神文明细胞创建活动,突出“国家繁荣、大家发展、小家幸福”主题,扎实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家庭创评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和表彰各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把党员个人评优升格成为全家荣誉,引导党员在重大项目建设中舍弃小家、成就大家、造福范家,形成听党话、跟党走、支持发展的浓厚氛围。群众扬正气。始终坚持依法治村,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践行法治先锋人物评选,用好“农民夜校”小喇叭,通过村支“两委”成员轮流讲、身边先进典型现身讲等方式,弘扬社会正气、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带动广大群众坚持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建好一个公司,亮剑集体经济保发展。公司强支撑。坚持党委领导、党员主导,注册组建绵阳荣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由村党委委员顾平任总经理,村主任吴学东等11人作为股东,注册资金500万,公司下设劳务服务、物业服务、工程机械、电商服务4支队伍,整合工程机械30余台,吸纳失地农民和转业养殖户200余人,真正在产业链和利益链上把群众组织起来,不断提高群组织化程度。服务提效益。探索建立对接企业需求询单、加强技能培训接单、签订劳务协议签单、上岗开展工作下单和定期加强沟通审单的村企联动“五单”流程,优化服务,精准推动劳务公司与用工企业无缝对接,提升公司效益。利润增后劲。健全利润分配机制,其中30%利润作为综合管理费,用于公司日常运作经费;8%利润作为公积金,用于公司扩大再生产;7%利润作为公益金,用于公司困难员工帮扶等,25%利润作为风险基金,用于公司在生产活动中遭遇不可抗力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30%作为集体提留金,用于村民分红,访贫问苦、化解集体债务、推动公益事业建设等,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坚定听党话、跟党走。  
编辑:范吴瑕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