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志翔
2023年9月,带着组织的嘱托,我扛着行李,提着电脑,经过宽广的国道、狭窄的乡道、蜿蜒的村道,来到了位于高山半腰的沃河村党群服务中心,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开启一段新的旅程。心中激动、紧张、忐忑的情绪依次闪过,我坚信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方见明月。
入户走访了解群众家庭情况
转变角色身先入
当听到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人员户数、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外出务工等村的基本情况时,我的脑海里出现一串串数字——这些人和事,都将是我未来工作的方向。
我这个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小白,怎样做好群众工作?怎样才能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这是对我的一次挑战,更是一种锻炼。
万事开头难,实地走访是我迈开驻村工作的第一步。村主干道、入户小路、田间地头、草场牧场都留下了我的汗水和足迹,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是无数个清晨和夜晚的时光刻度。
这个过程苦与甜不断地交织,虽然鞋子磨坏了、脚起泡了,但村里人和事都熟悉了,让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当冬季来临,跨河组出现季节性缺水,我与村支书、驻村工作队员,沿着饮水管道逐段进行检查,历经1个多小时的爬坡上坎,终于来到了沃河村集中饮水池。发现跨河组引水分流管爆裂,赓即开始对引水分流管进行更换,历经两小时,水管更换完成,跨河组47户农户的用水恢复正常。
我们全身上下被汗水和冰水浸透,冬季的水冰冷得像一把刀,不断割裂着被触碰过的每一寸肌肤,但那一刻每个人脸上却没有痛苦和难受,只有为老百姓办成一件实事后的开心笑容。
帮助群众维修电视
真抓实干心渐入
随着驻村工作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驻村工作不仅仅是吃住在村,更是要全身心的投入,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用心用情做好村民的大事小事、难事杂事。要真正站在村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关心他们的点点滴滴。
村里的王英保家,母亲早逝,父亲也外出下落不明多年未归,现家中只有王英保、王梅两兄妹,常年借住在若苏古村的外婆家,且两兄妹都是处于接受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同时,主要收入来源仅有国家政策性扶持补贴,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当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向派员单位联系反映,到民政、司法等部门了解咨询相关救济政策,在反复与县级部门沟通协商后,经维古派出所核实并出具失联证明,最终王英保两兄妹被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孤儿,每人每月可以享受1200元补助。
当拿着民政部门的红头文件时,我内心不禁产生波澜,眼眶也湿润了。那一刻,我明白了,驻村帮扶工作的意义: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关系到一些人的根本生活,以心交心真的可以温暖彼此。
与村干部商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
干群一心真融入
经过一段时间的驻村工作,用心用情换来真心真意,我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工作中,村民们会耐心听我宣传政策,配合我张贴政策小卡片,遇到困难都会向我寻求帮助。生活中,与他们一起打扫环境卫生,一起耕地施肥,一起谈天说地。
但村集体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块石头,怎样用好用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是当前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组织村干部、在家村民、驻村工作队员进行商谈,大家一起面对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商定以低风险、可持续方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入股辖区内企业力威电站、县国投公司等收取固定收益,实现了村民集体经济分红翻了一番。
日子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还没看清形状,就消失在时光的缝隙里。我站在村口回头望,脑海里浮现第一次入户走访时的场景,那时他们可能认为我只是来镀金、走过场,不会对他们有太多的实际帮助。但时间是沉默的见证者,行动是命运的改写者,如今村民们看到我会主动打招呼、教我本地话、请我喝饮料、留我吃晚饭,淳朴的笑容、简单的话语、憨实的动作都是对我工作的最大的肯定,也是我驻村旅程的最好收获。
身入而不心入,则工作浮于表面;心入而不融入,则影响难以持久;唯有三者递进统一,驻村工作才能行稳致远。
(作者系中共黑水县委组织部派驻黑水县洛多乡沃河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