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党员文汇
用好“三招” 答好民生“答卷”
2025-06-26 11:07来源:四川党建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从柴米油盐的价格波动,到就业岗位的多寡;从孩子能否“上好学”,到老人能否“安享晚年”;从生病就医的便捷程度,到居住环境的舒适与否……桩桩件件,为民生事业锚定了方向。党员干部需以“寻真招”的敏锐洞察、“出实招”的实干担当、“谋长招”的长远眼光,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民生答卷洋溢幸福温度。

走访调研寻真招,精准锚定群众急难愁盼。党员干部当挣脱“办公室围墙”的束缚,化身行走的“民情探测器”,在树荫下的“龙门阵”、田埂上的“唠家常”、村口的“板凳会”,捕捉群众生活的 “痛点”“难点”。既要紧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等“共性病症”,又聚焦独居老人“一餐热饭”、残障人士“无碍出行”等“特殊顽疾”。 要善用互联网“云端听民意”,开通“民生直通车”线上平台,搭建“码上提建议”小程序,全面收集群众需求,同时,定期召开“民情分析会”,组织多部门联合参与,针对收集的意见分类梳理,精准施策,真正做到“群众张嘴、干部跑腿”,切实将群众的诉求转化为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

攻坚落实出实招,全力兑现群众幸福期盼。党员干部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将民生承诺一一“钉”在实处。建立完善“问题收集——台账管理——限时销号”的全链条闭环机制,依托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政府官网留言板等数字化平台实时接收群众反馈,对收集的诉求进行分级分类,按照“急难险重”程度标注红、黄、蓝三色预警标签,形成动态更新的 “民生问题库”, 确保每一项诉求都有人抓、有人管。限时销号环节实行“群众评议+第三方评估”双验收机制。问题解决后,不仅邀请当事人通过“满意度二维码”扫码评价,还要主动引入专业机构对整改效果进行实地核验。对群众评价不满意、验收未通过的事项,挂牌督办、二次整改,直至群众点头认可才予销号,真正实现“事事有回音、件件见实效”。

建章立制固长招,持续夯实幸福根基。党员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立足当下解民忧,着眼长远谋发展。加强民生政策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创新的结合,建立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变化,及时优化完善制度内容;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为民生事业筑牢“四梁八柱”;构建“政府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对民生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情况进行全过程、动态化监管。建立民生政策落实考核评价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对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同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通过设立举报热线、网络投诉平台等方式,鼓励群众对民生政策执行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不变形。让民生成果经得起风雨、经得住考验,真正答好民生答卷。     

(供稿:中共德阳市旌阳区委组织部 李肖瑶)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