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我的驻村帮扶故事
扎根雪域践初心 情系藏乡谋振兴
2025-06-25 16:20来源:四川党建网

文/程宇

2023年10月31日,我跟随蜀道集团川高公司乡村振兴帮扶车队,从成都平原一路向西北方向,驶向川西高原。7小时的颠簸山路,一侧是峭壁落石,一侧是刺骨寒江,最终抵达海拔3000米的茸安乡职尕村。组织任命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那一刻,我深知肩上不仅是使命,更是一村乡亲的期盼。

闯三关,高原励志炼初心。

初到职尕村,三座“大山”横亘在我眼前。

高反关:步履蹒跚亦向前。在西藏长大的我自以为能轻松适应这里,却被高原反应狠狠“教训”了——失眠、气喘、步履维艰。但村情民意不能等,我放慢脚步,用“龟速”走遍72户人家。半个月里,23户脱贫户、2户监测户的情况被我一一熟悉,记在心里。    

语言关:藏汉连心破壁垒。 听不懂“阿拉桑”(藏语“你好”),说不明“哦呀”(藏语“是的”),我便从零学起。微信收藏藏语表情包,群聊“斗图”拉近距离;村民教我一句“扎西德勒”,我回赠一盒酥油茶粉。乡亲们帮我取了个藏族名字“德吉泽让”(幸福长寿),我成了他们的“自家人”。    

风雪关:敬畏自然护平安。 冬季的山村银装素裹,美得让我随时发圈分享,但很快发现,美丽的雪景背后却暗藏危机。水管冻裂、暗冰路滑,风雪掠过,作为“南方小土豆”的我意识到“棉毛裤能救命”的道理,更懂得了驻村干部需未雨绸缪。

办实事,枝叶关情暖民心。

圆梦之旅:一程山水一生情。 2024年6月,我拨通川高成南公司电话,为珍拥阿姨策划“圆梦之旅”。这位腿疾缠身的独孤老人五年未出村,却始终向往山外世界。两天时间里,我们陪她逛县城、买藏装、看日落、做体检,还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当她摸着成南公司赠送的新电视机时,激动地说道:“我能看到远方了。”    

胡豆突围:豆子撑起钱袋子。得知村民胡豆滞销,正急得团团转,我在详细了解情况后连夜报告川高公司。为省运费,我往返奔波180公里山路4次,跑遍县城物流公司“砍价”,一斤少一毛钱,那也是1500元呀。最终,川高公司认购7.5吨胡豆,职尕村每户村民均增收千元。捧着钱的蒋小花说:“程书记,过年我请你吃糖果!”

暖心牧草:紧急行动护牧歌。2025年3月,阿坝县持续降雪掩埋牧草,茸安乡数万头牛羊吃草困难。川高公司和六个帮扶单位在得知情况后,迅速行动筹足资金。我和村支书顶风冒雪跑遍县城“杀价”,又与乡政府协调货车分村配送。12小时完成40吨优质牧草订购,24小时内牧草已送往茸安乡各村组牧民家中。当牧草抵达村口,牧民们开着拖拉机“突突突赶来,摸着绿油油的草料说:“这次的草好得很!企业担当,就藏在风雪中递出的一捆捆牧草里。    

爱心盲盒:童心绘就彩虹梦。 日常走访到索戈家时,他的孙女旦真央仲的黑白铅笔画让我心酸。我发起“爱心盲盒”倡议,6天内收到川高公司和朋友的300份礼物。发礼物那天,孩子们用彩笔画下雪山和公路,问道:“程叔叔,这条路能通到成都吗?”我点头:“能!只要你们勇敢向前走。”

悟成长,沃土情深志愈坚。

从“外乡客”到“自家人” 。18个月的驻村工作中,我粘上“酥油味”,晒出“高原红”。2024年“村晚”直播,儿童高举“乡村振兴,感谢有你”手牌时,我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希望的种子已经发芽。    

从“书生气”到“泥土香”。 驻村日记里,我写下:“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蜀青汇·青年Yeah校”技能培训让青年村民打开视野。而我,仍在这条山路上奔走,为职尕村327位乡亲守着“双向奔赴”的承诺。

两年驻村,一生牵挂。若问我初心何在?在珍拥阿姨笑中带泪的眼里,在那孩子握紧的彩笔里,在牧民接过的牧草中,更在乡亲们喊出“德吉泽让”时眼里的光。高原虽寒,不冷赤子心热。我是程宇,仍在阿坝的春风中,书写企业与乡村的春天故事。

(作者系蜀道集团川高公司派驻阿坝县茸安乡职尕村第一书记

编辑:陈建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