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网评
学纪如泉润心田 守纪似铁筑防线
2025-06-19 16:31来源:四川党建网

近期,中央接连通报党员干部违规吃喝典型案例,这一记记 “警钟” 敲醒众人:学习纪律、严守规矩容不得半点马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对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的一次再重塑、再赋能,是对纪律作风的一次再整肃、再规范。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案为鉴,以学促行,让遵规守纪融入血脉,使清风正气成为新时代最鲜明的底色。

思想铸魂,深学笃行固根本,校准人生 “指南针”。明明纪律红线画得清清楚楚,却总有人 “揣着明白装糊涂”,前脚学规定、后脚碰红线。从通报案例来看,违规者表面是贪吃贪杯,实则是思想 “总开关” 没拧紧。有的把违规吃喝当 “人情往来”,觉得 “抹不开面子”;有的把纪律要求当 “耳旁风”,心存 “下不为例” 的侥幸。可别小看这一杯酒、一顿饭,多少干部就是从 “小意思” 开始,一步步滑向腐败深渊。就像老话说的 “针眼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今天放纵一口吃喝,明天就可能失守整片防线。党员干部要把学纪当成每日 “必修课”,通过读原著、听案例、勤反思,把纪律规矩转化为内心的自觉。遇到饭局邀约,多问一句 “合不合规”;面对人情诱惑,多想一想 “该不该去”,用坚定的信念筑起拒腐防变的 “铜墙铁壁”。

制度夯基,精织细补堵缺口,筑牢权力 “防护栏”。随着监督越来越严,违规吃喝也玩起了 “变形计”:有的躲进隐蔽会所,有的用 “电子红包” 结账,还有的搞起 “一桌餐”。这些新花样暴露出制度建设的紧迫性——如果规则跟不上变化,就会让纪律执行 “打折扣”。比如,一些单位公务接待标准模糊,审批流程形同虚设,就给了违规者可乘之机。要想根治这一顽疾,就得像织渔网一样,把制度的 “网眼” 织密织牢。一方面,要细化各类规定,明确哪些饭局能去、哪些费用能报,让纪律 “看得见、摸得着”;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刚性,无论是谁触碰红线,都要一视同仁、严肃处理,真正让制度 “长牙带电”。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 “笼子”,才能从源头上杜绝违规吃喝的歪风邪气。

监督立威,严督实查扬正气,高悬执纪 “戒尺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但总有人抱有 “只要藏得好,就能躲得过” 的幻想。事实上,监督的 “天网” 越收越紧:群众监督 “千里眼” 无处不在,纪检监察 “探头” 时刻在线,大数据筛查更能精准锁定异常消费。有的干部前脚在隐蔽场所吃喝,后脚就被群众举报;有的单位虚报接待费用,很快就被财务系统预警。这警示我们,纪律面前没有 “漏网之鱼”。党员干部要主动习惯在 “聚光灯” 下工作,把监督当成对自己的保护。纪检监察部门更要敢于 “唱黑脸”,对违规吃喝问题 “零容忍”,不仅要查处当事人,还要深挖背后的利益链条,揪出 “保护伞”。通过通报典型案例、公开处理结果,让 “不敢腐” 的震慑长悬,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个角落。

(中共平昌县委组织部 杨继波)

编辑:陈建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