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文平
2018年,我非常荣幸地成为公司首批援藏干部,从酒城泸州来到海拔近4000米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麦洼乡滚塘村,参与到脱贫攻坚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中。7年来,这片红军走过的草原,山乡迎巨变、旧貌换新颜。
阳春三月的红原,却还是银装素裹的模样,飘舞的雪花在寒风中掠过我的帽檐。纷飞的经幡,翻开了我那带着淡淡酥油茶味的日记,眼前浮现出一个个我与这片高原上牧民之间的故事。
滚塘村全景
高原牧野蹚出“牛”路子
“我家的一头牦牛,昨天夜里突然跑了,找到时已经死了。”记得我初到滚塘村,刚刚放下行囊,拉旺夫妇就着急地来了。他们满脸愁云,一问才知道,他家牧场没有围栏,牦牛掉进沼泽淹死了。
牦牛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头成年牦牛能卖近万元,牧民辛苦养了好几年,说没就没了,能不心疼吗?顾不上高原反应,第二天,我就立刻开始了解村上牦牛养殖情况。整整一个月,我步行了90多公里,发现牦牛丢的丢、死的死,并非个案,原因就是牦牛大多散养,缺乏配套的基础设施。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为了做大牦牛产业,我找到西南民族大学的专家,并说明红原县牧民养殖的现状,专家提出技术支持措施,指导制定养殖方案。我带着方案回到公司做详细汇报,公司领导了解了实际情况后,也研究决定拨款133万元,支持改善养殖环境。我抓住红原夏季的建设窗口期,带着施工方抢工期、赶时间。终于,在雪季来临之前,12000米的围栏、5个巷道圈、3个牲畜暖棚、 20公里的牧道,在金色的初秋草原上渐次铺开。此后,牧民再也没走失过一头牦牛。
牦牛养了,还要卖得出去,我又积极整合红原县域的企业及村集体力量,协调公司电商平台,三方联合推动销售。产销有了保障,不少牧民看到了希望,五联户的养殖大户胡大哥,他就把牦牛从200多头扩大到近400头。此后,公司还加大投入,培育产业带头人、组织以购代捐、加强品牌孵化,唱响“现代牧歌”。近年,村上贫困户的人均收入从5800元增加到1.2万元,村集体经济也壮大了,牧民还领到了分红金。大家的腰包鼓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在驻村的1200多个日夜里,为了产业发展,找销路、作动员、打耳标,只要乡亲们需要,再小的事,也是头等大事。
村集体经济分红
雪域学堂点亮“暖”希望
2019年3月,一场大雪接连下了三四天,气温已经零下15度了,我打算去学校看看孩子们。走进教学楼,孩子们快乐打闹的声音扑面而来,追逐奔跑的身影很快将我包围。我常常到学校走走看看,孩子们对我这位来自城市的驻村叔叔已经很熟悉了。上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奔跑着回到教室,我也走到教室后排,这间50人左右的教室里,仅有一个小小的煤炭炉取暖。我沿着走廊进了好几间教室,也是如此,孩子们的小手和脸蛋儿冻得通红。
扶贫先扶智,孩子们的取暖问题,必须解决。我立即动笔向公司写报告,公司也随即批准资金70余万元,在17间教室、30间宿舍以及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全部安上了暖气。新安装的暖气驱散了寒意,温暖了心房。看着孩子们坐在温暖的教室认真学习,尕白乡长紧紧握着我的双手,不停地表示感谢。
2018年至今,公司每年为滚塘村大学新生每人发放5000元助学金,累计让104名优秀学子走出高原、圆梦大学。抓今天的教育,就是抓明天的希望,愿更多藏乡学子,沐浴着知识的阳光,改变命运、创造未来。
走进学校关心孩子们
牧民心田播散“勤”种子
脱贫攻坚,就要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以勤劳的双手实现致富。为调动群众积极肯干,主动走上致富路,2018年,公司捐赠180万元,在红原县全面实施“星级评定”激励机制。机制一出台,就激发了贫困户的热情,他们拿起扫帚打扫房前屋后,振奋精神研究致富路子,昔日的懒汉,开起了茶楼、小卖部;没有方向的年轻人,也走出了家门、走向了牧场……大家奋进争先,个个当起脱贫攻坚的“主人”。
红原县麦洼乡滚塘村的年轻人王平,父亲早逝、母亲年迈、妹妹也患了病,年轻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面对家徒四壁的生活,不知道何去何从,几乎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我为他感到痛心,下决心一定要帮他走出困境,渡过难关。我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为他修建了新房;一有招工的信息,也第一时间鼓励他去试一试。王平逐渐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不仅积极打工赚钱,还去远牧点挖虫草,家里的收入不断增加。2020年,他还娶了老婆、成了家、生了娃,成为村上的“奋进之星”。
短短两年,红原县共评出“五星”贫困户265户,在全县形成了竞相“评星”、争当“满星”的良好氛围。滚塘村贫困发生率从2018年的5.1%降为0,实现了整村脱贫。“星级评定”,是一次心灵上的觉醒,是一曲激昂奋进的乐章。藏乡人民,也如格桑花一样,正在高原上幸福绽放。
新征程点燃新希望,新部署绘就新画卷。当全省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的奋进号角吹响,我再次踏上了援藏之路,继续为乡亲们办点实实在在的事。他们的心上事,就是我的上心事。
“星级评定”表彰大会
(作者系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派驻红原县麦洼乡滚塘村驻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