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我的驻村帮扶故事
用“数字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6-06 09:58来源:四川党建网

文/尹明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数字化绝非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新农具”与“新引擎”。作为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石家村紧握数字赋能这把“金钥匙”,成功蜕变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希望的田野上勾勒出别样的发展新篇。

产业振兴,是数字赋能的首要战场。石家村高起点建设200 亩智慧杂粮示范基地,引入物联网监测、智能喷灌等先进系统,让科技与土地深度融合,实现亩产提升20%的良好效益。在品牌打造上,村里精心运营“雄州农夫”特色品牌,借助政府、高校、企业的多元力量,累计开展17场农产品展销活动,销售额突破110万元。如今,石家村的农产品成功叩开城市市场大门,走进校园、机关,甚至登上世园会的供应舞台,成为备受青睐的“香饽饽”。

机关展销现场

数字文旅,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驻村工作队用心举办“田间摄影展”,为700余位村民免费拍摄并赠送1170份相片及相框,用镜头定格村民的幸福瞬间,填补了许多人的“人生影像”空白。同时,巧妙整合黄桃产业园与非遗资源,创新推出研学、民宿等文旅新业态,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日均接待量达80人以上,让乡村魅力被更多人看见。

数字赋能,同样在基层治理中彰显威力。石家村搭建起数字乡村云平台,实现线上办事、远程农技服务等便捷功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主干道与农田安装的智能摄像头,犹如不知疲倦的“守护者”,2024年成功预警3起自然灾害,为村里避免了50万元的经济损失,切实提升了治理的精准度与有效性。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石家村积极联合高校、企业,累计开展12场技能培训,精心培育出7名本地电商人才和电农技术员。更令人欣喜的是,1名大学生通过 “三支一扶”政策返乡创业,组建“新农人团队”,凭借所学知识与创新思维,年创收突破17万元,为乡村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与新鲜血液。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村,到数字化赋能的现代乡村,石家村的变化见证了科技与乡村的深度融合。如今,老村民逐渐变身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曾经的“空心村”也焕发出勃勃生机。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数字化为重要抓手,不断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在实践中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乡村”发展路径,让数字之光照亮乡村振兴的每一片土地,书写更多精彩的乡村发展故事。

(作者系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派驻简阳市石家村驻村第一书记)

编辑:陈艾婧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