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党员文汇
抓住“三个关键” 让党课“有滋有味”
2025-05-08 09:40来源:四川党建网

党课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方式,对党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当下部分党课存在内容空洞、形式单一、缺乏实效等问题,难以对党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让党课真正“有滋有味”,使党课成为党员思想的“净化器”、能力的“提升器”和行动的“指南针”,关键要抓好三个方面。

以内容为“核”,让党课“充实”更“生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这为党课内容建设锚定了方向。当前部分党课存在内容空泛、吸引力不足等情况,症结在于与实际脱离。党课当深度挖掘党的百年征程中的动人史实与宝贵财富,将党的创新理论同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紧密相连,助力党员深切领会理论的实践价值。同时,要聚焦党员的需求与困惑,针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使党员在学习中引发共鸣,获取前行动力。

以形式为“帆”,让党课“多元”更“精彩”。传统党课“一人讲、众人听”的模式,已难以契合党员多元化的学习诉求。在新时代,我们应积极创新党课形式,广泛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剖析、小组研讨等互动式教学,促使党员在参与互动中加深对党的认知。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推出微党课、直播党课等,突破时空局限,方便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大力开展“沉浸式”实地党课,组织党员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让党员身临其境接受教育,增强党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以实效为“纲”,让党课“入脑”更“入行”。部分党课教育成效不彰,未真正触动党员思想,也未有效转化为行动,根源在于“走过场”。党课的目的在于提升党员素质,推动工作开展。为此,要构建党课效果评估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知识测验、实践考查等途径,了解党员对党课的满意程度和学习收获,及时调整优化党课内容与形式。激励党员将党课所学应用于工作,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各项事业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工作成果检验党课成效,让党课切实成为党员成长的“动力源”和“助推器”。

(中共眉山市彭山区委组织部 焦国辉)

编辑:陈建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