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网评
绣花功夫暖民心 幸福密码在基层
2025-04-07 17:14来源:四川党建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要总结经验、创新思路,把为居民群众的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努力越做越好。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党群服务中心不断“上新”,以贴心举措赢得群众点赞。服务群众的温度,决定了治理的精度,也丈量着人民幸福的刻度。当我们以换位思考贴近群众需求、以绣花功夫优化治理细节、以初心如磐浇灌幸福之花,党群服务中心必将成为群众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让幸福在基层绽放出最绚丽的时代之花。

换位思考,让服务长出“百姓的根”。党群服务中心的走红,不是偶然,而是换位思考的必然。服务的触角只有深入群众的日常,才能真正触及人心。塑胶跑道的破损、公园路灯的稀少、红蚂蚁的肆虐,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群众心中的“大事”。当身子沉下去,耳朵听进去,问题捞上来,症结找出来,服务便不再是“自说自话”,而是“心心相印”。反观一些地方,智慧管理系统的引入初衷虽好,却因忽视留守老人的现实困境而落空。技术的冷漠,无法弥补人心的温度。换位思考,不是简单的“我想为你做什么”,而是“你需要我做什么”。只有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服务才能长出“百姓的根”,扎进生活的土壤。

绣花功夫,让治理长出“智慧的叶”。从“办成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是治理理念的一次跃升。重庆谢家湾街道的四方议事会,围墙变栏杆、“蜘蛛网”下地、院坝添桌椅,这些细节的改变,是一场基层智慧的集体创造,背后是多方参与的共治格局;安徽铜陵的“全科警长”,将分散的窗口整合为“一窗多能”,让群众办事不再“多头跑”。这些看似微小的创新,却是治理效能的“放大镜”。基层治理是一场“绣花功夫”的修行。每一针每一线,都需要精准与耐心。当治理从“头痛医头”走向“系统优化”,从“点上突破”走向“面上开花”,服务便不再是“修补漏洞”,而是“编织网络”。智慧的叶,只有在细节中生长,才能撑起民生的绿荫。

初心如磐,让幸福长出“时代的花”。服务群众的初心,是党群关系的永恒底色。党群服务中心的每一次“上新”,都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生动诠释。从“夜校”到“非遗”,从“带娃”到“议事”,这些服务的多样性,折射出群众需求的多样性。而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服务的形式,而是服务背后的温度。幸福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具体的细节。塑胶跑道的平整、路灯的明亮、红蚂蚁的消失,这些细微的变化,构成了群众幸福感的拼图。当服务的初心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幸福便不再是抽象的愿景,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中共平昌县委组织部 杨继波)

编辑:陈建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