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市委组织工作会议精神,金堂县委高位谋划、统筹推进,以“五个一批”为工作目标,挂牌建设首批16个村(社区)书记工作室,不断提升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能力素养。
聚焦“书记工作室”怎么建,打造融合培养平台。坚持“竞争择优、突出实效”原则,一体推进团队组建、运行规范、激励保障等工作,建强“书记工作室”。一是严格标准选。县委常委会审定《金堂县“水城先锋”·村(社区)书记工作室建设方案》,遴选16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领衔组建首批“书记工作室”,吸纳乡村企业家、农业职业经理人等领域70名专家能人进入导师库,目前已完成“两委”成员、后备干部、优秀青年等160余名的选拔。二是因地制宜建。立足各村(社区)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打造集培训教学、项目孵化、活动组织等于一体的“书记工作室”,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为“书记工作室”代表授牌并座谈交流,建立工作室开放日、流动办公桌等五项工作机制,着力将“书记工作室”打造成村(社区)干部培训、交流互学的重要平台。三是统筹协作管。制定出台“书记工作室”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动态管理和评估退出机制,综合运用分析研判、蹲点调研、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将考核评价结果与开展培养帮带、探索创新突破、增强示范带动的成效相关联。同时,结合金堂县社区服务专员公开招聘,为每个“书记工作室”配备1至2名专职工作人员,给予5万元经费补助,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聚焦“书记工作室”怎样育,优化头雁帮带体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书记工作室”示范带动的阵地优势,建强村(社区)后备人才队伍。一是丰富知识储备。对学员工作经历、特长等进行摸底排查,全面开展师徒结对帮带,量化师徒结对双方“任务清单”,由工作室负责人、外聘导师、本土讲师等开展个性化辅导,鼓励和支持学员提升学历并给予80%的学费补贴。二是夯实综合能力。围绕思想政治引导、理论学习辅导、日常管理指导、专业技能传导、心理健康疏导5大方面,建立学员个人档案,定制“学习+实践+廉政”成长套餐,师徒带队攻坚破解基层治理、矛盾纠纷调解等难题,参与培育孵化社会组织、融合发展农商文旅产业等创新工作。三是淬炼实干担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风险隐患分级排查机制形成“问题清单”,构建多元协商共治机制促成“需求清单”,完善供需两侧对接机制达成“资源清单”,探索“群众点题、学员领题、共同审题、联动解题”的工作推进机制,申报立项16个重点课题,持续激发头雁领航效应。
聚焦“书记工作室”如何用,集聚示范引领效能。坚持“五个一批”工作目标,聚焦难点、堵点、热点多向发力,推动头雁队伍走出一条寻标破题、赋能振兴的探索之路。一是培养储备一批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委常委会审定《金堂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方案》,遴选733名优秀人才进入村(社区)后备力量库,依托“书记工作室”培养帮带模式,重点培养储备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00名,为下一轮换届做好准备。二是挖掘一批特色经验案例。梳理社区治理、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领域,推出“‘四环共筑’共绘小区自治同心圆”“常持‘三心’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等首批“书记工作室”特色经验案例,示范引领各项工作创先争优。三是孵化一批创新创业项目。坚持金堂县、武侯区“区域结对联动”,赋能推行“书记工作室+”模式,推动天府智厨项目农副产品直供点、特色康养民宿等项目建设。四是打造一批基层创新品牌。推行“书记工作室”书记导师领题,以项目化方式推进“‘三联三化’赋能集体经济‘消薄倍增’”等基层党建品牌建设,以点带面助力城乡发展治理工作。五是形成一批基层党建“书记课堂”。围绕推动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探索形成万安村“六实课堂”、红旗村“五彩课堂”等书记工作室负责人系列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截至目前,“书记课堂”已开讲110余场次,学员听课近900余人次。
(中共金堂县委组织部 钟方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