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钰虎
在基层这片沃土上,青年干部如同“新苗”般扎根、成长,秉持初心与责任,经历风雨、磨砺本领,逐渐褪去“书生气”,染上“泥土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真心实意为民解难题、办实事,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锤炼本领,书写属于我们的基层“青春答卷”。
怀揣“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心执“信念”之笔,答好“凝心铸魂”卷。立志是人生第一等大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真正的共产党人,总是“一句承诺,一生坚守”。如焦裕禄的选择,是去“最苦、最穷、最难”的河南兰考,誓要“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路生梅的选择,是从北京来到陕西佳县,誓言“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要在这里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张桂梅的选择,是坚守在教育一线,立志“做高山峡谷里的灯盏,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青年干部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立“强国必定有我”之志向、守“功成必定有我”之担当,坚定前进信心,主动把握机会,努力抓住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心执“调研”之笔,答好“问计于民”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决策之要,是广大年轻干部走好“赶考路”的“金钥匙”。年轻干部要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拜人民为师、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身心脑”皆入基层,带着问题扎根基层、联系群众,听民声、聚众智、究根底、务实情,用“深”的脚步和“真”的感情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为推动工作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支持。基层干部作为群众心声的“收音机”、群众意见的“翻译器”、群众问题的“传声筒”,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望闻问切”,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找准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寻出问题症结所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就要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答好急难愁盼“民生题”,要“像一滴水掉进河中”,让自己融入伟大的群众实践,从而找到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的“源头活水”,切实将调研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
秉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心执“实干”之笔,答好“踔厉奋发”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的飞跃不体现在词句的标新立异上,不是象牙塔内的空想,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当下中国式现代化正需跑出“加速度”,年轻干部必须有“想为”之境界、“敢为”之担当、“勤为”之作风、“善为”之能力,既学“有字之书”,也要多到基层实践中学“无字之书”。入“百姓门”、说“百姓话”、干“百姓活”,给百姓出实招、办实事。以过硬本领指导实践,以工作热情激发动能,以铁的意志迎难冲锋,在基层一线这个大熔炉中打磨锤炼,在与“重担子”“硬骨头”“烫山芋”打交道中练出“宽肩膀”“大心脏”“铁拳头”。肩负“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责任、铆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劲头、满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激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基层实践中磨砺本领、在为民服务中砥砺品行,用心用情书写基层新篇章。(作者系巴中市南江县应急管理局选调生)